湖北墙体广告 昨夜8时,嘉鱼县簰洲湾水位30.04米,距保证水位只有0.51米。
跟着强降雨的暂歇,这几天,簰洲湾的水位上涨虽不明显,但局势依然严重,咸宁市已将防汛应急呼应提升到二级,簰洲湾的护堤人员已从千余人增加到4000多人。
18年后,那些曾经在98抗洪中奋力保护长江大堤的身影,再次出如今捍卫家乡的“战役”中。
64名特警紧迫赶来排险
“这儿有管涌的景象,快来人。”昨天早晨7时许,嘉鱼簰洲湾上横堤复元闸邻近,一名夜巡乡民发现一个鱼塘翻浑水景象,乡民马上上报给了陈家坊村支书张连保。张连保经历过98抗洪,一看就知道发生了管涌,赶忙往上报告。
县水利局的专家熊自亮马上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这是簰洲湾堤从上游往下流拐变的下横堤段,这儿与江水落差约3米,管涌距堤脚有1500米,管涌口径有40厘米,沙盘直径2米。
本地防汛指挥部当即集结近200乡民参与抢险。很快,咸宁市特警支队也派出了64名特警援助。
以管涌点为圆点,乡民围起一个直径约5米的沙袋围井,水还在不断冒出。乡民帮着装沙袋,特警们来不及脱下警服,扛起沙袋就往现场跑,有人脱下裤子跳入塘中,帮助转运沙袋堵漏。“速度加速!”特警支队长陈江涛扛起沙袋和队员们一同送往管涌处。
昨天,赶到现场援助的64名特警中,有4人参与过98抗洪。陈江涛当年还在部队服役,和部队一同在松花江抗洪。
副支队长李野、郭庆石和大队长陈丛友则在簰洲湾大堤上“战役”。
饿了,就着矿泉水吃点馒头、火腿;累了,就地靠在路周围歇息一瞬间。一直到下午4时,管涌处被乡民和特警们筑起一个2米多高、直径约4米的围井后,险情根本扫除。当日下午,电力部门架起照明电路,便利巡查照明。
村干大堤上给孩子喂奶
“抗洪防汛的任务紧,如今咱们根本就吃早晚两顿饭。”昨天正午11点半,簰洲湾镇王家巷村三组的十多位乡民就来到大堤上的临时哨卡,46岁的妇人主任杨本玉正在这儿招集人手,传达最新请求。
一个小时前,村书记杨振坤传达了簰洲湾防汛指挥部的告诉:鉴于长江水位仍持续在高位运转,请各防卫段如今当即组织全部巡查,巡查规模扩大到2000米。“一有状况赶忙说,咱们马上报告。”杨本玉边在值守本上记载这一轮守堤人员的姓名,边叮咛每一个人。
前一天的巡查规模是堤内的1000米,这一次规模更大了,重点是水沟塘堰、钻孔、水井、涵闸和穿堤建筑物。“主要是怕有暗潮,长江水从下面过来。”来防汛的人年纪都偏大,绝大多数人都参与过98抗洪,一听她说就理解了。
组织完后,杨本玉正要去巡查自己担任的堤段,老公骆传发骑着电动车上来了,怀里抱着9个月大的女儿格格来到了堤上。一看到母亲,格格就笑了,杨 本玉脸上显露温顺的笑脸,抱过女儿后坐在哨棚里喂奶。“正本要给她断奶,前段时间生病了就想等等,如今又忙得来不及,等汛期往后,再说吧。”
70岁老兵曾参与98抗洪
两个儿子不在家里,85岁的周庆春拿着铁锹上了大堤;儿子在外打工,72岁的婆婆耿成英带着镰刀来上班。“咱们村担任2.9公里的长江大 堤,70%以上的人都参与过98抗洪。”王家巷村村主任蔡正银面色瘦弱,前几天身体不舒服,人手严重,他边打针边巡查,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
蔡正银清楚地记住1998年的8月1日,黑夜8点多,周围的中堡村溃口了。其时,他和如今的村书记杨振坤都在堤上守着,那段日子疲乏又难熬,但 是咱们都没有怨言。“守住大堤即是守住了家乡,没什么苦好叫的。”18年后,大堤上又呈现了那么多当年的熟面孔,看着江水猛涨,所有人都自觉绷紧了弦。
上午,在簰洲湾上横堤复元闸的管涌现场,记者看到不少抢险的乡民年纪都超过了50岁。
70岁的簰洲湾镇陈家坊村乡民张德自是位退伍老兵,1998年水灾,其时他也是守堤的一员。他说,其时江水滔滔,而如今,长江看起来十分平静,可是水位涨得比那时快多了,对比风险。
他已接连守堤24小时了,听到这儿发现管涌,恰好这归于该村的巡堤规模,他便和乡民一同拿着铁锨赶来抢险。
与张德自白叟伙伴的王充湖本年60岁,他说:“咱们走了,儿子守,儿子走了孙子守,不管他们在哪儿作业有必要回来,反正要生生世世守住!”
新美广告公司:http://www.gy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