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墙体广告“乌龟有肉藏在肚里。”一年前,贵州省习水县桑木镇大山村村委会换届,仍是代课老师的蔡廷国也动了参选的想法,“尽管教学面子,代课薪酬也比村干部高,但我想村干部不仅有权,还有‘油水’可捞。”
贵州墙体广告岂料,就任没几天蔡廷国就懊悔了:他经手的民生项目、资金,不仅被村民监督委员会穿上“小脚鞋”,还受到民生监督组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民生事项有必要每家每户公示和签字认可公示的准则,像是给村干部戴上了“紧箍”。
县里办的民生监督训练课堂上,警示教学宣扬片里腐败村官锃亮的手铐,看得蔡廷国心惊肉跳,“心慌是因为我心里不干净啊!村民选我,不就图我教过书应当知书识礼嘛。不存贪念,干干净净为民干事才是正路。”
一头连着党和国家的惠民方针,一头连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惠民方针力度,民生资金和项目越来越多,其间许多是“保命钱”、救济款。而围绕民生这块大“蛋糕”,也可谓“苍蝇”扑面。“从近年巡视发现和查办的疑问看,许多范畴的民生项目和资金存在疑问。”贵州省纪委副书记、督查厅厅长廖建宇说。
“苍蝇”扑面,却又苦于无人敲打。2014年以前,贵州省40%的城镇没查办过一件触及金额5000元以上的案子。那时城镇纪委薪酬、作业经费等都由城镇处理,有些城镇纪委书记还分担群团、党建、宣扬等作业,党风廉政建设反倒成了一些城镇纪委的副业。
“监督同体”,底层纪委不敢、不会、不肯办案,难题如何破解?在试点基础上,2014年,贵州依照“以市统领、县区办理、城镇设置”的权利监督结构体系,以城镇为单元建立民生项目监督组,保证民生资金花在真正该花、应花的当地,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贵州清晰,监督组与城镇党委政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联系,城镇纪委书记作为监督组副组长,有权对城镇党委政府的作业进行巡查。发现疑问,首要要向监督组组长和上级纪委陈述。“城镇纪检督查组织执行职权更独立,这就破解了‘同级监督太软’的疑问。”贵州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宋璇涛表明。
而监督组组长由县纪委督查局派出纪工委督查分局的书记或局长兼任,县区纪委可经过监督组直接了解底层状况,由此,“上级监督太远”的难题,也方便的解决。
到6月30日,贵州全省已建立1482个民生监督组,掩盖全省一切城镇、街道。一年来,各民生监督组经过开展专项督查和受理群众信访告发,共发现疑问15万多个,立案7514件,党政纪处置5944人,移交司法机关907人,涉案金额9.3亿元。
“我平常疏于监督办理,没有依照分工履行好‘一岗双责’,致使分担范畴的多名干部发作严峻违纪疑问,扶贫项目也未施行好,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7月24日,正安县副县长何祖华提及被问责一事,仍很自责。
上一年12月,正安县有关部门查办一同以虚报面积套取国家扶贫资金案子,触及20名党员干部。在对涉案人员依纪依法给予处理的一起,遵义市对负有领导职责的何祖华予以党内正告处置。
民生监督组正经过监督、执纪、问责机制,倒逼底层党委、职能部门把主体职责牢牢扛在肩上,推进“两个职责”在贵州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