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墙体广告 中秋和国庆两节即将来临,很多人会挑选在节庆时期经过微信发红包助兴。
近来,青海省公安厅列举了5种经过微信发红包进行欺诈的方法,提示广阔市民加强防范,不要受骗。
网购遇“退款”银行卡被盗刷
连日来,福建厦门警方发布多起“微信红包”欺诈警情。市民小王就因为参加微信抢红包,走漏了自个的银行卡信息,成果中了骗子的“退款”圈套,被盗刷了18785元。
此前,小王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一购物网站的“客服”,要处理退款手续。小王的确在数天前网购了客服所说的衣服,因而没有起疑心。“客服”随后发给她一个网址连接,让她进入退款体系,填写退款银行卡信息。为了消除她的疑虑,“客服”提示退款可绑定一张“卡内无钱”的银行卡。
“卡里面没钱,就算上圈套,也骗不到啥。”小王放心地将一张没有余额的A银行卡账户填入退款体系。随后,她的手机收到一条验证码,“客服”说,那是退款验证信息,于是小王将验证码给了“客服”。就在小王等候退款到账时,却意外收到一条B银行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显示小王的一张B银行卡账户里的18785元被盗刷。
“我输入的是卡里没钱的A银行卡账户,为何B银行卡上的钱被转走?”小王不解。
警方侦办后解开疑团。本来,小王的B银行卡账户信息走漏,源于一次微信抢“红包”。在事发之前,小王应一名陌生人的约请,进入一个微信抢红包群。当天,小王运气不错,一入群就抢到红包,点开红包,被请求输入银行卡号等信息,小王心急,没多想就输入一张随身携带的B银行卡卡号。警方剖析,就是在这个环节,小王走漏了B银行卡的信息。微信红包仅仅诱饵,骗子意在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信息。
五种圈套多加防范
●抢红包输信息。微信抢红包,通常点击就能收取,主动存入微信钱包,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假如点开后请求输入手机号码,尤其是银行卡卡号的,就很可能是欺诈。
●老友合体抢红包。一些商家展开“合体抢红包”活动,让参加者抢得必定金额的红包,然后约请更多老友合体,才干抢到金额更高的红包。警方剖析,这是商家为招引消费者,用抢红包的方法诈骗消费者,不少参加者个人信息被盗取。
●AA红包。在微信红包中,有一种“AA收款”功用。骗子对该功用进行假装,在收款留言处,把“AA收款”写成“送钱”,然后向微信群发送,不少人以为是“送钱”红包,纷繁受骗,把钱“送”给了骗子。
●红包插件藏木马。为添加抢红包的命中率,许多网友装置插件,骗子借机在插件上绑缚恶意软件、木马病毒,盗窃个人信息。
●要退群须给红包。拉人入朋友圈,再发各种废物信息逼人退群,要退群就要发红包,否则就发各种骚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