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墙体广告 “左手推进来,右手握着镰刀拉回来。左手离镰刀远一点,不然会割到手……”在咸安区汀泗桥镇肖家的一片稻田里,退休教员高教师演示解说割谷动作要领,一旁的学生们学得十分认真,控制了技术要领以后,便开端割谷。9月16日,咸宁市实验小学30多名学生来到汀泗桥镇学割稻谷、摇水车、摘板栗,当了回实真实在的“小农夫”。
固然天气很热,但是学生们都咬牙坚持下来,没有一个落下。608班的金渝胜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在城市里都没见过和割过稻谷,也没采摘过板栗,更没见过农用水车,今天体验了一回,固然累,但是很充实”。
割稻谷摇水车 流汗领会农活不易
一路上,两边是绵亘成片的“绿海”,透过茂盛的枝叶间隙,鸭子在水边嬉戏,老牛在田中饱餐,金色的稻田若隐若现,吸收学生们的眼光,“这里的空气好好,风光好漂亮”。
刚下车,村民们热情地招呼学生们,简单的汇合后,“小农夫”的重头戏来了——学农夫干农活。在村旁的农田里,杨宜昕毛遂自荐,“我来割稻子吧”。从一旁的高教师手里接过镰刀,杨宜昕当心摸了摸刀刃,弯下腰,一手抓住稻秆,一手挥镰刀割了起来。“腰弯下去点,头不要抬起来。”一旁高教师笑着指出她割稻子时,手要从下面往上抓,手心尽量抓满,地上的秆子不要留长。才割一会儿,杨宜昕就领会到干农活的不容易了。“腰有点酸,要是割完一整块田,那真是太辛劳了。”
“大家要加油哟,看谁割得快。”“太阳这么晒人,水稻叶子又刺人,种田真不容易呀。”学生们边干活边讨论劳动的艰苦。一块田的水稻很快就被大家收割完,看着本人的劳动成果,同窗们开心肠笑了。
短暂休息后,“小农夫”们又被不远处水车的声音吸收过去,“咦?我只见过用脚踩的水车,还没见过这种呢?”学生们谈论道。“这是最原始的农用水车,大家想不想试试?”一旁的农民伯伯说。学生们认真察看了摇水车的过程,有次序的排好队体验了起来。“古人的聪慧真的很强,能够设计制造出这样的水车。”610的陈诺萱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