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墙体广告 Oh! My God!”传闻双季稻每公顷产值达到了20吨,外国学员们连连惊叹。10月23日上午,16名外国农业专家来到雨湖区泉塘子杂交水稻中试基地,使用周末休息时间,现场观摩了我国杂交水稻栽培。
他们都是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的“我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计划亚洲杂交水稻发展才能建设训练班”的学员,分别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等8个亚洲国家。
细雨霏霏。在一片金黄的超级稻田边,学员们有的拿出手机摄影,有的拉住泉塘子农技站站长、全国劳模李罗斌不断问询:产值有多高?抗性如何?米质好不好?
“这是超优1000,这个品种作为中稻栽培,亩产超越了1000公斤。”李罗斌介绍,本年改为轮作晚稻栽培以后,在早稻现已收成562公斤的基础上,晚稻产值预计将超越800公斤。两季相加,亩产将达到1360公斤,折合为每公顷约20吨。
另一片成熟的稻田招引了学员们的留意,这片田的禾苗看起来对比稀疏。“这个大概只要200公斤,”在翻译说出产值以后,我们的目光都流露出惊讶。李罗斌通知他们,这是超优900收成后长出的再生稻,头季现已产出了710公斤;再生稻不只不必播种,不需要治虫,可节约本钱约500元,并且米质格外好。学员们听后频频点头称誉:“Wonderful!”
这次训练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我国农业部一起主办,目的在于发挥我国杂交水稻的技能和人才优势,为发展我国家训练杂交水稻技能人才,推进其杂交水稻技能应用以添加粮食产值。我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了10月19日在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的开班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