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墙体广告 日前,《宁波市生态维护红线计划》经宁波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经过,变成我省首个生态环境维护红线计划。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主任史小华说,生态维护红线的区分,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式,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维护之间到达平衡。
生态维护红线,指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主要战略意义、有必要实施严厉办理和维护的疆土空间边界线。新的《环境维护法》中明确规则:划定生态维护红线,实施严厉维护。
2015年3月18日,《宁波市城市总体计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获国务院批复,批复明确要求“加强各类生态功用区的分级分区 维护,构筑‘连山、串城浙江宁波墙体广告、面海’网络化的整体生态安全格式”,“对主要生态功用区要划定生墙标态维护红线,列入禁建区,拟定维护措施并严厉执行”。
在此布景之下,宁波市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天然维护区条例》、《国家级公益林办理办法》、《地质遗迹维护办理规则》、《湿地维护办理规则》等有关法 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结合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维护实际需要,展开生态维护红线计划,强化对生态环境维护的空间管控。
宁波市在计划中共划定85块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4980.3平方公里,占宁波市疆土面积的50.9%,超过了国务院批复“城市总规”的生态维护用地不 低于陆域面积40%的要求,全市87%的森林覆盖面积和水域面积均划入了红线范围内。其间,一级管控区面积1643平方公里,墙标占全市疆土面积的 16.8%;二级管控区面积3337.3平方公里,占全市疆土面积的34.1%。
经过生态维护红线的划定,宁波市将生态维护红线内区域区分为13个类别,分别为:天然维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维护区、主要湿地、生态公益林、洪水调蓄区、主要天然岸线、主要水源涵养区、主要物种维护区、地质遗迹维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生态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