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墙体广告 愉快的锣鼓敲起来,洪亮的芦笙吹起来,悠扬的彩调唱起来,肉体的醒狮舞起来……6月11日,“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广西主场城市”活动在梧州园博园举行,两广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轮番展演,让游客们大饱眼福。
盘绕“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主题,主场城市活动分离梧州园博园各城市园区及展现中心,广西十四个地市及广东佛山、肇庆、云浮等珠江- 西江经济带区域城市共同打造展区展馆,展现80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呈现文化内涵丰厚、生态环境漂亮、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桂粤非遗大观园。
上午9时许,梧州的麒麟白马舞、鲤鱼舞、木犀舞等非遗项目扮演,率先拉开了桂粤非遗大观园展演的序幕。麒麟、白马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非 遗传承人舞起“麒麟”和“白马”献瑞;身姿灵动的鲤鱼舞,带来庆贺歉收的喜悦,寓意“年年有余”的美妙愿望;木犀舞再现了英雄降服野兽木犀的故事,传神的 演绎吸收了众多游客观看,大家边观赏扮演边拿起手机、相机拍照,记载下精彩的霎时。
梧州园的展现展演富有岭南文化特征,六堡茶、猪油饼、豆腐渣、纸包鸡等制造技艺展现和梧州市非遗展、藤县狮舞技艺扮演、粤剧文化展现等吸收 不少游客的目光。在六堡茶制造技艺展现区,传承人韦洁群纯熟地展现炒茶等制茶环节,一群身着汉服的姑娘在停止泡茶、奉茶等茶道扮演。在藤县狮舞技艺扮演环 节,醒狮踩着鼓点飞身跃上高桩,拿出挪腾、飞跃、转身等拿手好戏,赢来阵阵热烈喝彩。梧州市非遗展重点展出了一批国度级、自治区级和市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 传承人,呈现了梧州文化的活态生命记忆。“看完梧州园,我对梧州的非遗项目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六堡茶的制造工艺让人印象十分深入。”游客周莞歆说。
散步桂粤非遗大观园,广西八音、桂南采茶戏、瑶族长鼓舞、杖头木偶戏、侗族大歌、铜鼓舞、白裤瑶打陀螺、武宣翠鸟舞、壮族天琴艺术、京族独 弦琴艺术等广西特征民族文化遗产,在非遗传承人们的生动演绎下,“活着的遗产”再度鲜活起来。“山上花开很美丽,我们一同来唱首蝉歌给你听……”柳州园八 位侗族姑娘演唱的侗族大歌,以天籁般的歌声惹起了大家的关注。“侗族大歌最有名的是和声,最多能够同时演唱五个声部,既调和又动听。”三江县民间侗族大歌 传承人杨慧香引见。
广东馆展现了佛山、肇庆、云浮三地的广绣、醒狮、蔡李佛拳、四会民歌、连滩山歌对唱等非遗项目。与苏、湘、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的广绣,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随着传承人阮贤娥手中针线翻飞,栩栩如生的小鸟和鲜花跃但是出,取得观众连声赞赏。
桂粤非遗大观园开园期间,绣球、剪纸、苗族竹编书画、壮族五色糯米饭、扬美豆豉、柳城云片糕等用非遗技艺制造的传统手工艺品和食品,也取得了不少游客的喜爱。
游客周国民通知记者,这么多文化遗产集中展现展演,看了觉得很有收获。“关于理解外乡文化、两广文化都很有益处,拉近了两广城市的间隔。” 佛山市非遗维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雪莲表示,这次活动不只展现了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经过相互交流学习维护传承的经历做法,更好地推进非遗的传承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