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武汉举办的“詹天佑诞辰155周年暨铜像完工典礼”上,詹天佑之孙、79岁的詹同沛对中新社记者说。
詹同沛出世时距祖父詹天佑离世现已整整18年。对于祖父的回忆,大都来自于爸爸妈妈及亲人。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书本中就有介绍詹天佑的文章,如今的教科书也一向还有,感到十分自豪。”说起祖父,詹同沛仍感振奋。
随后,詹同沛开端搜集与祖父有关的故事,而爸爸变成祖父故事的首要来历。
“祖父的数学核算才能十分强,在美国耶鲁大学读书时数学成果屡次排第一名。”詹同沛说,祖父教学后代学习数学的方法十分格外。
“当算不出数学题时,他就在房里来回踱几回方步后,将准确答案通知他们,让他们从这个答案去探求准确的过程。”詹同沛说。
“祖父十分心爱孩子,可是有时又会变得很缄默沉静。”每逢听到参与铁路构筑的工友牺牲或受伤时,他都会感到难过与不安。
“祖父有个习气,即是铁路修到了哪里,就把家安在了哪里,真实四海为家。”正因如此,詹天佑的八个后代都出世在建筑铁路的工地上。
“祖父规划的为长江钢结构桥,有火车路二条、电车路二条、马车路二条、人行路二条,很契合其时的社会经济开展。”詹同沛介绍说。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虽比他自个规划大桥时刻晚了30多年,但也算遂了祖父的愿望。”詹同沛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