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贫帽”:产业带动加快脱贫
45岁的李小明,吉安县梅塘镇塘李村村民,家有年迈的父母和三个孩子,妻子身体不好。照顾家庭、服侍几亩地,老李苦哈哈地过着日子。
2013年起,吉安市推进施行“一个农户一亩柚子、一个鸡棚、一亩葡萄、一个劳动力在园区务工”的“四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李小明成为井冈蜜柚的产业扶贫重点帮扶对象,政府免费发放了柚苗,技术人员驻村提供消费、销售指导。
今年春节刚过,老李就忙着为自家5亩井冈蜜柚施肥、剪枝。李小明快乐地通知记者:“今年蜜柚要挂果了,估计每亩有1万多元收入。家有一亩柚,只需人不懒,脱贫不用愁。”
往常妻子被引荐到电子厂务工,每月收入近3000元;大儿子毕业后在一家饭店打工,一家生活大为改善。在吉安市,像李小明这样种植井冈蜜柚的农户有14.5万户,种植面积达9.6万亩。“家有一亩柚,小康不用愁”“井冈蜜柚香,老乡奔小康”在吉安已不得人心。
吉安市市委书记王萍说:“近年来,根底设备扶贫、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证扶贫‘六大精准扶贫措施’的施行,完成了对贫穷户的全掩盖。”
“六大精准扶贫措施”是井冈山反动老区勇于率先脱贫的底气。据统计,吉平安市乡村贫穷人口由2011年的59.8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27.2万人,4年减贫32.6万人。
兜住底:政策叠加支持撑起绝对艰难户
母亲中风十年、女儿刚上小学三年级,前年妻子查出患有尿毒症,每周都得承受血液透析治疗——对井冈山市长坪乡村民康海明来说,生活把人“压得喘不过气”。
妻子和母亲光是治疗费用一年就得花掉4800多元。关于没有技术和文化的康海明来说,一年拼尽全力的结果,也只要3500元的收入。
家里只要他一个劳力,加上孩子的学费和全家人的生活费,基本入不敷出。像这样的绝对贫穷家庭,应该怎样扶、怎样脱贫?吉安市给出了答案:用产业托管分红扶贫和社保、医疗救助、子女上学的教育扶持等政策叠加,兜底扶贫。
去年,康海明所在的中烟村,经过帮扶单位——井冈山景色管理局赞助的1万元作为本金,入股村里茶叶种植专业协作社,确保每年20%的分红。政府还为康海明一家4口免费办理了新农合、新农保。
今年,经过医保康海明妻子报销了近三分之一的医疗费,政府每年发放6480元的低保金,加上每年2000元的产业分红,康海明终于能够长舒一口吻:“小孩上学也不用愁,乡里为每位贫穷户子女每学期补助500元生活费。”
新美墙体广告:http://www.gy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