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墙体广告 4月25日下午,岳塘区法院曝光79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含有肖像、姓名、身份证号码和住址等内容的“老赖”信息,还将被发布在闹市区的户外大屏幕上。据悉,化解“执行难”,是我市法院今年工作的“关键词”。
私人账户将“老赖”暴露
对此,张某既不实行判决,也不告知本人的详细地址。法院查询发现,张某的公司没有开设银行账户,也无其他财富。
就在执行堕入僵局时,谭某反映,本人与张某在实行加盟合同时,加盟费是交到对方的个人账户中。经查证,张某的个人银行账户果真资金交往异常频繁。
法院果断冻结了张某的银行账户,并对他采取了拘留措施。迫于压力,张某公司很快实行了全部还款义务。
不还钱,不再是民事义务
在不少人看来,欠钱不还只是民事纠葛,但下面这个案子中的“老赖”却被判了刑。
2009年,熊某和黄某因仓储合同纠葛发作争议,双方均诉至法院。经过一审、二审和中级法院再审,熊某被判返还黄某柴油169.46吨,如不能返还,则按石油公司现行油价折价赔偿。
判决生效后,熊某不断拒不实行,也没有按照规则在法定期限内照实上报全部财富。
2014年8月,岳塘区法院对熊某司法拘留15日后,熊某仍拒不实行义务。因其行为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法院将熊某移送公安部门侦查。
直到此时,熊某才幡然醒悟,其家人代他交纳了全部执行款共计945043元。最终,熊某被法院从轻处分,判处拘役四个月。
据悉,这是岳塘区法院近年来判决的首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该院执行局局长杨林说,“今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归入常态化执行工作当中,‘不还钱’不再是民事义务,情节严重的将追查刑事义务。”
“老赖”头像将现闹市大屏幕
4月25日,岳塘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包括以上2个案子在内的3起典型案例。同时,还曝光了79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
记者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告上看到,“老赖”的姓名、头像、住址、身份证号码、拒不实行金额一概予以曝光。他们将遭到信誉惩戒,在政府采购、招标招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等方面遭到限制或者制止。
“这些‘老赖’的主要特性是,拒不向法院申报财富、有财富拒不实行法律义务。比如有的人玩‘人世蒸发’,四处躲藏;有的转移、藏匿财富:有的假离婚、假破产,以至有的搞虚假诉讼。” 岳塘区法院副院长江金说。
据引见,这些名单都已经过最高法院官方网站统一对外发布,社会公众可直接查阅。除了借助媒体发布外,还将在我市建立路口步步高显现屏、一大桥旁电子显现屏、全市交警岗亭同等步发布。
自2013年7月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开通以来,岳塘区法院共将533例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归入了“黑名单”,其中自然人437个,企业和其他组织9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