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名片,映射着城市的灵魂,打造城市名片对全面提升城市品味,强化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岳阳一路高歌,奋勇向前,先后斩获多张城市名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沿岸首批对外开放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观鸟之都、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生态城市、全国地级城市综合实力60强、新中国成立60年60个“中国城市发展代表”之一、中国最具幸福感和最具文化软实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2015中国十大活力休闲城市……
一张张沉甸甸的名片,熠熠生辉,是岳阳这座古老而又极具现代化气息城市的底色,是巴陵儿女们的骄傲。“谋划岳阳发展,离不开‘一江一湖一港’,离不开做好大江大湖‘水文章’。”前不久,省委书记徐守盛在岳阳调研时提出,要坚持“一极三宜”江湖名城这张蓝图干到底,真正把江湖名城这张名片打响、擦亮,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如何继续擦亮、打响江湖名城这张大名片,成为岳阳广大干群的新目标、新追求。
以水为带凝聚合作共赢的“黄金力量”
抱团才能取暖,合作才能共赢。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惟有抱团发展,才能凝聚起合作共赢的“黄金力量”,才能擦亮城市的名片,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岳阳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东临鄱阳湖城市群,南依长株潭城市群,西接成渝经济圈,北靠城市圈,区位优势显著。
早在2012年,岳阳与湖北咸宁、江西九江三市签订了区域旅游合作协议框架,联手打造“中三角”下的旅游“金三角”,在交通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市场体系等方面对接,联手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横跨三省的“小三角”;2014年,京广高铁与长江沿线城市又在岳阳吹响旅游“集结号”,举办了“高铁遇上游轮”活动,促进31个城市成功结盟,实现豪华游轮常态停靠。除此之外,岳阳还主动融入大湘东旅游经济带,与九江、咸宁等6个城市建立区域联盟,实现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今年,岳阳与武汉、南昌、长沙、合肥、九江、宜昌、安庆共8个城市,探讨湿地保护机制,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湿地生态保护联盟。
然而,地区政策不统一、区域一体化的市场体系远未形成,跨区域合作仍存在诸多障碍。如何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融入和经贸联系,实现差异化、互补型、融入式发展,成为岳阳决策者们思考的问题,新的蓝图正在徐徐绘就。
精细管理巧绘秀美岳阳的“里子”
“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已成为岳阳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人在花中住,车在景中行,客在绿中游,心在画中醉。”到岳阳投资兴业的李先生说到岳阳城市环境的变化,情不自禁竖起了大拇指。2015年下半年来岳阳投资的他坦言,通过多地比选最终吸引他来岳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岳阳靓丽的城市环境,每到一处都使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城市建设上,近几年来岳阳加大投入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王家河风光带、环南湖旅游交通三圈、南湖公园等一批高品位的休闲场所建成,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气质,丰富了城市形象,使得岳阳成为一座有生命的诗意栖居之城。
城市管理上,岳阳进行了全方位、精细化、高水平的城市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办好新增管输天然气用户、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建设、启动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升级数字城管软硬件设施、完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实施城市美化亮化建设等民生实事项目,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为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增光添彩。
一项项举措落地生根,一份答卷精彩呈现:2015年8月,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全国宜居城市排行榜,岳阳榜上有名并跻身前100强,位列第7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