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墙体广告 “52斤、48斤……”这是5月11日,京山县雁门口镇吕冲村党支部书记彭伞军与驻村作业队一同收买该村三组贫困户谈祖珍首茬栽培的马铃薯过秤时的一幕。
现年59岁的谈祖珍,其老公在2013年一场意外事故时逝世,女儿远嫁他乡,自己患有多年的糖尿病,每月医药费都在500元以上,是该村典型的贫困户。
去年底,谈祖珍与驻村作业队雁门口镇中学结成结对帮扶对子,联系其家庭无劳动能力的实践,镇中学根据本身学生食堂的需求,与其签订了一年三茬的优异马铃薯产销合同,帮助她赶快脱贫致富。
5月中旬,谈祖珍收成了第一批马铃薯,镇中学驻村作业队员知情后,立刻会同村干部上门,到其田间以1.8元/斤的报价进行现场收买,当天谈祖珍家收成的214斤新鲜马铃薯共获利385元。
“按订单栽培的马铃薯在田间地头直接出售,报价也合适,这么一来本年增收我信心满满。”谈祖珍数着卖马铃薯的钱乐哈哈地说,“国家的方针好,像我这么的贫困家庭今后总算是有了奔头”。
据了解,去年底像谈祖珍相同,与该村驻村作业队签订了蔬菜试点订单协议,以玉米、马铃薯轮作的栽培形式全年不间断为镇中学学生食堂供给原料,还有别的9户贫困户。该镇中学均依照蔬菜种类和分季供需合同,向贫困户以略高于市价全年收买绿色蔬菜,贫困户一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这种足不出户的脱贫小项目,完成了挣钱顾家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