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墙体广告讯 “请问您是本手机号码的机主吗?这里是**稳妥进行的社会查询,请问您平常是坐公交仍是开私家车出行……”10日上午,淄博市民张女士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某稳妥公司的电话。尽管对方说仅需1分钟做个社会查询,但几个疑问全都环绕个人隐私打开。
张女士接完电话后有些忧虑露出个人信息,遂向记者反映此事。并提示我们,接到相似电话可别一时粗心,把自个的“情报”拱手送给了骗子。
记者随机采访发现,与张女士有相同阅历的人还真不少。张店的赵先生前几天也接到一外地电话,对方称只需合作完结一项简略的交通查询,就可以送他一份保单。但是查询的疑问根本都是环绕个人信息提出的,比方“您的生日是什么时分,届时再送您一份惊喜”、“送出这份保单需求承认一下您的名字和住址”等等。还有一名市民表明,接到的查询电话绕着圈提了成堆疑问,最终竟向其索要身份证和银行卡号,说是为了便利将来理赔。
记者注意到,这类电话大都以承认身份为由,轻松获取被查询者的名字、性别、生日(年纪)、电话及住址等信息,一起经过问询一些生活习惯,得到被查询者是不是有私家车、经济情况怎么等信息。
接到这类电话大概怎么处置?多名承受采访的市民均表明,这些打着银行、稳妥、商家购物回访等理由的查询电话,大多是外地号码,主要是想套取别人身份信息,接到这类电话要决断挂掉,不随意泄漏个人信息,不给骗子以待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