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墙体广告 “有机肥要用,更要科学运用,要充沛发挥肥料里有机质的作用,我们能够用一些人为的办法来进步有机肥的作用和运用效率……”春雨过后的晚上,在高泉村的村委会议室里,人挤的满满当当,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在听,有的在记,不时还发问问题。这是该村“第一书记”刘树德请来的农技专家在给大众上课。
要想稳 支部建立先得稳
“党员干部要就要带头表率,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老百姓可都在后头看着我们呢。”刘树德说道,作为村里的党建指导员,刘树德积极参与议事学习日,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同,将村里的大情小事放到台面上,群策群力,共同处理。同时,率领村里的党员干部展开“两学一做”教育工作,认认真真学,扎扎实实做,加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役力,促使党支部成为展开工作的 “领头羊”,将党支部打形成甘于贡献、勇于争先的 “战役堡垒”。
要想富 农民思想先得富
“要想农民真正的富起来,就要从根儿上改动他们传统的种植形式,让我们的农民也多学习,长眼界,成为‘职业农民’。”刘树德说。来到高泉村,刘树德就对村里的大致状况停止了理解,特别是对高泉村的种植形式,特意讨教专家,立足实践,与村里的干部们一同磋商,施行了开展农民“持证上岗”三年开展规划。经过学问培训、田间实训,定期轮训,把高泉村的农民打形成懂学问、讲技术的职业型农民,以点带面,改动全村农业种植形式,促使全村种植向范围化、集约化开展。
要想强 根底设备先得强
“电的问题处理了,我们灌溉就有了保证,以后再也不用为浇地忧愁了。”高泉村村民贾玉升说。高泉村打井的配套用电问题不断没有处理,刘树德积极联络供电所,方案投资50万元,施行“井井通”工程,保证每个机井都能通上电,便当大众灌溉。“我们必需先保证有水有电,这些根底设备完善了,有了保证,老百姓才干把精神投入到消费中去。”刘树德说道。下一步,刘树德还将依据村里的种植形式,约请相关的农机专家来村里指导,积极引导该村农业种植向机械化、设备化方向迈进,真正带动农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