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在北京举行的“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上,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成功当选2015年我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73年,在湖北大冶发现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始采时代可推至夏前期,距今约4000年。在铜绿山岩阴山脚遗址考古开掘时,发现了35枚距今2500多年的古人脚印,引人注目。
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讨地点遗址处发现“四方塘墓地”,发现和开掘两周期间墓葬123座。这批墓葬的时代上限为西周晚期,下限为春秋晚期,以春秋期间墓葬为多。
考古发现,墓主人大致能够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中型墓葬,出土青铜器和玉器等,应为矿冶出产的中层办理者或军官。第二等级墓应为中低级技师和工作军人,遍及出土了组合陶器,有的乃至随葬了鼎、铍、戈、削刀等青铜容器、东西和兵器。第三等级为窄坑长方形墓葬,仅随葬铁铜铁矿石缸石砧等矿冶东西,应为低层技能工人。
方勤认为,墓地出土很多春秋中期楚文明要素陶器,与具有本地扬越文明的陶刻槽足鬲构成组合,且葬俗不一样,暗示墓地为一处楚国控制下铜矿冶办理者和出产者的公共墓地,对研讨春秋期间铜矿出产流程中的安排办理、技能分工、锻炼水对等提供了宝贵材料。
湖北省考古所研讨员、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考古总领队陈树祥表明,1973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首次抢救性开掘,改写了世界古铜矿采冶的前史。这次发现古墓圆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41年“古墓梦”,填补了我国各地古铜矿遗址没有发现古墓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