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快改善少数民族地域办学条件。少数民族地域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依照初中学校规范化建立每所100万元、小学规范化建立每所50万元、乡村幼儿园每所10万元的规范停止一次性奖补,方案到2020年,建立150所规范化中学、150所规范化小学、430所乡村幼儿园,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地域学校设备设备建立程度。
二是不时扩展民族高中班办学范围。2014年起,新增民族高中班招生方案100人,全州民族高中班招生范围达500人,在原来个旧一中、建水一中、蒙自一中承当办学任务根底上,新增开远一中、弥勒一中为办学点,由州财政每生每年补助2500元。在民族高中班招生中,重点对苗族、瑶族、拉祜族、布依族、布朗族5个少小民族学生停止倾斜,实行降分录取,加快少小民族人才培育。
三是实在增强民族地域教员队伍建立。全面推行乡村教员岗位津贴制度,逐渐改善山区、乡村教员待遇,设立南部六县乡镇初中学校教员“主干岗”,每个岗位每年补助1000元。积极施行特岗教员方案,2014年招聘特岗教员1094名,上半年共选派152名教员参与各类培训。从2014年起,连续6年由州人民政府拜托云南师范大学、红河学院每年为南部六县专项招收定向培育本科免费师范生60名。
四是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加大对局部少小民族学生赞助力度。如金平县按小学每人每学期500元、初中每人每学期900元、高中每人每学期1000元、中专每人每学期1500元的规范,对布朗族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县民宗局还为重生置办行李、学惯用具等。
五是积极协助少数民族学生生长成才。制定施行《特困少数民族学生救助金运用(暂行)方法》,每年对家庭经济特别艰难,考入二本以上大学的100名乡村少数民族特困学生每人赞助3000元,协助少数民族学生圆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