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墙体广告 随着观光旅游向多样化转变,以体验乡村民俗文化、农家生活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越来越成为热点。以此为契机,我市鼎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开展,把旅游扶贫、 产业晋级和生态乡村建立相分离,打造一批特征鲜明、初具范围、影响较大的乡村旅游点和特征旅游名村(镇),经过开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
乡村旅游最吸收人的是农耕现象、农家风俗,体验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和清爽野趣。随着生态乡村建立和扶贫攻坚等工作深化推进,我市不时完善乡村根底设备和 公共效劳设备,并以城市为依托,以旅游大通道为纽带,构成了生态乡村民俗游、渔家风情游、短命养生游、古村休闲观光游等特征线路,创立了一批高星级乡村旅 游区和农家乐,促进旅游业与乡村相关产业的有机交融。
最近,蒙山县被农业部、国度旅游局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该县以 长坪“水韵瑶寨”和夏宜“醉美瑶乡”为载体,发掘安定天国历史文化、梁羽生武侠文化等共同资源,整合扶贫、财政、水利、交通、发改、疆土、林业、畜牧等方 面的专项资金,争取各类项目17个、资金3209万元投入乡村旅游扶贫协作试点项目,不时完善公共根底设备建立,同时经过盘王节、干巴节、瑶族圩日等十多 个民族文化节日汇集人气。近年来,该县每年吸收游客在30多万人次以上,带动900多贫穷农户经过景区建立、民俗扮演、农家乐、特产销售等就业增收,完成 户均旅游年收入10600多元,民族风情旅游成为了遥远地域少数民族脱贫的主要渠道。
在藤县,道家村石表山景区累计投入3000万元建成五星级旅游区,先后被认定为广西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在景区开展带动下,村民经过景区管理、农家客栈运营、农副产品销售,完成在家门口就业,该村于2014年胜利脱贫。
同样是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苍梧县六堡镇应用六堡茶这一产业和文化资源,树立了独具特征的品牌。当地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中央特征文化,建立六堡茶历史文 化展现区、体验区和纵深旅游区等项目,打造特征旅游名镇。今年春茶开采时举行的六堡茶文化节,吸收了1.2万多名客商,签署购销协议金额2000多万元。
与此同时,随着周末自驾休闲游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市分类建立一批农庄、山庄、村庄、基地等较为精致的休闲旅游景点,以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为主的乡村 旅游产业开展初具范围。苍梧县仙迹桃花岛乡村旅游区2015年获评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后,景区所在地沙地村800多户村民经过景区务工、农产品销售、农 家乐、土地租赁分红等完成了增收。万秀区思良江休闲农业旅游区由城区政府和大自然农牧有限公司共同出资7000多万元,建成6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和 600亩油菜花海基地,构成现代特征农业旅游观光区,当地100多户贫穷户在园区务工和土地流转,每月可取得2600多元收入。以体验山林、观光养生为主 题岑溪市吉太旅游区,每年约有10万游客前来休闲观光,直接带动吉太村50户村民经过开展旅游相关产业走上致富路。
据旅游开展部门统计,去年全市乡村旅游点均匀年停业收入达150万元。这些旅游点共带动2530多户乡村贫穷家庭就业,户均增收9300多元,生态乡村旅游扶贫效果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