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他创造的关公画像被湖北关公文明交流团赠予台湾立法机构前负责人王金平。王金平笑赞,“这尊关公好威风。”
22日,康峰承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画关公最考究的即是‘开脸’,考究的即是气势,气势逼真画就成功了一半。”
从首次拿铅笔画下《关公夜读春秋》图至今,康峰已创造了近千幅关公画像,内容触及《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秉烛达旦》《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伤》《古城相会》等,直通了关公终身。
“历代的河东人都一直坚信,当年关老爷尽管头在洛阳,身在当阳,但一定会魂归故土,佑护故土的河东民众。”康峰表明。
在运城常平村周边,康峰曾发现了多座没有官方记载的明清期间关公庙,了解到许多“关老爷”生长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关老爷是从一个一般的人,成为一个有血有肉顶天汉子,为我的创造注入了很多活着的元素。”康峰说。
国际关公文明促进会副会长、湖北关公文明交流协会副会长朱正明说,因为所在环境与文明氛围不一样,我国画家所画关公大都简练朴素,重视形式的描写;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画家,则偏重视关公的富丽形象,并融入本地的文明元素。
朱正明以为,尽管文明氛围有不一样,可是海内外画家创造关公画像时都有一个共同点:生前的关公画像大都衣冠简练;成神成圣的关公画像则呈现各种祥云,画面变得富丽奥秘。“关公形象在全球中国人中遭到尊奉,表现了中国人对‘忠义诚信’精神的认同。”朱正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