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墙体广告 “沿江大路11号码头钢闸出现渗水!”8日下午,工作人员巡查过程中发现长江干堤一处险情,53岁的唐仁清迅速前往现场,及时化解。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武汉汉口龙王庙公园里,歌唱、跳舞、健身、纳凉……长江上激流涌动,江水高于堤外地面4米多,但这儿的人们日子仍然恬静。
“仍是这片江水,仍是这个龙王庙,当年一同守堤的只剩下我和建强了。”“98抗洪”,唐仁清和搭档李建强等16人在龙王庙闸门立下“生死牌”,誓与大堤共存亡。
18年后,同样一块“生死牌”再次出现在龙王庙。变成江汉区水政督查大队大队长的唐仁清,和李建强像18年前相同,带领一批年轻人,又一次担任起值守长江龙王庙段的重担。
在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汉口龙王庙观景平台,立有一块石碑,上刻“江汉朝宗”。自古,龙王庙就因水情险峻著称,变成防洪的主要地段。
8日下午,中新社记者在龙王庙闸门看到,江水铺满全部江面,1米多高的“江汉朝宗”石碑底座淹没于水中。
连日的暴雨暂停后当地气温骤升,唐仁清站在龙王庙暂时筑起的封闸堤上,眼睛望着远处的水面,额头上满是汗水。从集家嘴到武汉关码头,大概2公里的巡查规模,唐仁清记不清一天要走多少遍。
“你看沿江大路上没有一点水,要知道前几天武汉暴雨,处处渍水,这儿又紧邻长江,咱们还有啥可忧虑的?”习气晚饭后在江边漫步的邻近居民李向明,指着沿路摆放的封闸物料和规整停放的运输车辆,通知中新社记者,早在几天前这儿就进入“备战状态”。
完善隔渗墙、堤脚打上支护桩、扩宽汉江出口……唐仁清介绍,1998年今后,长江龙王庙段堤防通过屡次整治,曩昔凹凸纷歧的堤坝现在愈加坚固。
“我和几个兄弟每天都会来这儿打1个小时陀螺,几乎没有中断过。”一路之隔的龙王庙公园内,58岁的熊兆坤通知中新社记者,汛期的到来,并未影响他们的喜好。出生在长江岸边的他,早已习气江水的起起落落,“这么多人守着大堤,咱们很安心”,熊兆坤说。
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武汉,与水有着不解之缘,因水而兴,也饱受水患困惑。在近百年的历史上就阅历了1931年、1954年和1998年三次特大洪水的侵袭。
本年入汛以来,长江1号、2号洪峰相继形成,湖北、安徽、江苏多地受灾,现在长江中下流干流监利至南京段水位仍然线超戒备。
长江上游、中游来水施压,下流顶托,市内巨细湖泊水位跳涨、到达承载极限,使武汉正承受着“外洪内涝”的两层夹击。
截至9日清晨,长江汉口段水位退至28.22米,但仍超戒备0.92米。新一轮降雨抵达前,武汉长江沿岸已封堵闸门160座,近2万名像唐仁清、李建强相同的巡堤查险人员日夜据守一线。(完)
新美广告公司:http://www.gy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