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壮举”发作在两年前,2014年5月31日下午两点,固然当时他的头部、左臂已被中巴上的恶毒砍了两刀,鲜血湿了整个衣襟,但柳艳兵回想当时的想法只要一个,“假如没有人冲上去夺下他的刀,会有更多的乘客被砍伤。”
社会对这个见义勇为“少年”的肯定从未停歇,座谈、颁奖、专访不断不时。2015年的10月,他以至站在了人民大会堂,与同窗易政勇一同取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特别感激社会的肯定和鼓舞,但我不断在努力回归平淡,做回本人。”谈及当下与将来,柳艳兵说,这两年不断在承受,很少去给予或者说感恩,今后希望能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协助需求协助的人,或者参与、推进一些好的社会项目。
柳艳兵也在承受《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采访时透露,往常坐在教室里,他还会不时猛掐手臂,好把思绪从掌声与闪光灯中抽离回来。
担忧整容影响智力 与伤疤“和解”
此时,曾经修完大一课程的他,行走在荷尔蒙洋溢的校园,觉得伤疤“不那么美观”,关于形象塑造以至可能是“负分项”。
一开端,两人颇为冲动,欣然赴沪承受了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价。但是,当医院告知手术必需在头部、手臂停止部分麻醉时,柳艳兵率先犹疑并退避了,“被砍伤后,脑子原本就时不时发晕,再打麻药,我怕影响智力。”
错过了修复,回到学校,柳艳兵有过一段时间的搅扰期。
但伤疤于他,是非同普通的存在。
一边仍有不时列席的政府座谈、颁奖,当他在聚光灯下承受荣誉时,脑袋上的伤疤能替他“说话”;一边他也开端试着宽慰本人,“后来想想,一个男人有点伤疤没什么,学好功课、坚持自信才重要。”
把奖状藏起来 不愿背着荣誉生活
由于在省内就读,柳艳兵不时能回到老家宜春。
和两年前一样,他们家仍租住在宜春三中往西百来米的一室一厅里,月租300元的小房子,姐姐和妈妈曾经挤了好长时间。
“我一回去就更挤了……”虽然不愿意透露更多细节,但柳艳兵的心酸与失落溢于言表。“妈妈在宜春一家制药厂做包装工,月薪只要1200块左右。每天早7点出门,加班的话晚上9点才干回来,特别辛劳。”
让柳艳兵心疼的还有年龄相差不大的姐姐,“她还在宜春三中当代课教师,收入微薄,如今代课教师日子又不好过,可能要重新找工作了。”
也因而,柳艳兵在学校相当节省,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在同窗当中只能算是中下程度。“原本想做些兼职,但是大二开端课业太多,压力很大,怕影响学习就没去。”
虽然成了享誉全国的“名人”,但对家庭的协助照旧有限,柳艳兵也因而从未感到自满和自得。他说,在学校以至会刻意逃避本人的“辉煌过去”“出色成就”,有时分从学校出门参与活动或颁奖,回来他都会把奖状、证书藏在背包里,然后趁没人的时分放进衣柜,放假时再带回家。
新美墙体广告:http://www.gy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