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重组是我国船只重工集团公司“百亿创造我国最大的造船基地—海西湾”方针的延伸。2004年,北船重工从青岛老市区全体搬迁到青岛海西湾,方案规划年造船才能近期200万载重吨、远期扩大到468万载重吨。2006年,武船进驻青岛,创立青岛武船重工,也以创造国内一流海洋工程配备制作基地为方针。
兼并前,武船重工在海洋防务配备、军贸商场以及海洋工程、公事船、工程船、桥梁钢构造等范畴的缔造才能和新产品研制规划才能较强,但大型军民用船只、特别是大型海洋运输船只缔造才能缺乏,正追求拓宽缔造大型军用舰船才能;北船重工大型散货船缔造才能较强、大型船只出产才能强,但船只类产品构造较为单一。因而,两厂在军民品船只研制规划、海洋防务配备缔造、大型民用船只出产才能运用等方面,存在较强互补性。
据悉,此次兼并还有呼应国家供应侧变革,对非主流船型去产能的意图。两家船厂地舆上相邻,兼并后船只的规划及制作的产业链将愈加完善。
据国际船只网计算,不包括海工项目,以现在武船重工、青岛武船重工以及北船重工手持订单计算,兼并以后将排行国内船厂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