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墙体广告 普通来说,踱步在古玩玉石店的人们都希望发现“心头好”,并用以珍藏、鉴赏,肯定不想本人买到的是“陋野”。日前,市民彭先生在南环路某古玩玉石店 饶有兴致地淘得12枚银元,本想要把银元熔解,将之重新加工成一条银链。但是,加工前却被制银师傅告知“此银非彼银”。愿望落空后的彭先生前往梧州市消费 者协会求助,希望可以把银元退回去。
彭先生来自广东一县城,如今梧州打工。6月中旬,他在南环路某古玩玉石店淘得12枚银元,共破费250元。这12枚银元有1枚较大,买价 30元,其他11枚较小,买价20元。购得银元以后,彭先生忽觉用处不大,于是便产生了一个“妙想”,想把银元熔解,再重新打一条能够拿来作为日常佩戴的 银链。
带着这个想法,彭先生欢欣地回到广东老家,并找到了一名加工师傅道明来意。加工师傅把彭先生拿来的银元放在手中衡量、察看过后,通知他这些银元并非纯银,无法拿来熔解再二次加工成银链。
对此,彭先生事与愿违。于是他拿着银元回到梧州找到店家,想把银元退掉。
双方交涉一番后,由于意见并未到达分歧,6月21日,彭先生拿着银元来到了梧州市消费者协会求助。
市消协工作人员在调解时理解到,彭先生在某古玩玉石店购置银元时,并未向店家索要发票等购物凭证,且彭先生在买卖发作前,对银元的材质、来 历等状况也未加以区分。另一方面,店家只是口头供认了彭先生所持银元确为店内所购,并表示双方是经过一番讨价讨价才达成买卖,而且当时并不知悉彭先生购置 银元的企图。因而,店家以为彭先生退还银元的请求有点强者所难。
经调解,店家向彭先生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处理方法,称彭先生能够另外再支付100元,拿原先的银元换购店内的纯银银元。对此,彭先生予以回绝。
对此,市消协工作人员提示广阔消费者,在古玩玉石店发作买卖时,应提早理解相关范畴的学问,或者讨教该范畴的行家帮助甄别。此外,还应关注 买卖器物的来历,以及有无相应的审定证书,对店方的运营资质也要有所理解,留意选择正轨、有口碑的店方,最好索要买卖凭证或物品的审定证书,以便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