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墙体广告 近年来,百里杜鹃农业开展在战贫穷、奔小康上正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从传统种植业走出来的农户纷繁改向新型种植业开展,一批农户依托天文资源优势,开端转向高效生态蔬菜及菌菇类种植,不只使村的种植业有了多元化元素,也为当地的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7月11日,走进百里杜鹃普底乡大荒村,松树林下密密麻麻的菌包,分发着浓浓菌香,采收、装箱、上车……农户们一派忙碌现象。2014年,大荒村村 民赵庆华注资50万元,成立了华洲绿色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成大棚15000平方米,年出产各类食用菌400余吨。仅2015 年,年收入便打破了600万元,赵庆华因而也博得“食用菌大王”的美名。
村如其名,曾经,大荒村荒芜而偏远,土地资源少,劳动力缺乏。2013年,赵庆华在学习先进的农业理念后,在乡党委、政府及农业部门的指导下,赵庆 华决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形式还击贫穷,经过流转大荒村600亩松林和荒山,种植香菇、平菇、猴头菇、金针菇、木耳、灵芝、鸡枞菌、羊肚菌 等种类。
赵庆华率领大众养菌开拓出了一条致富路。回乡参加种菌致富的村民王先说:“一个月有1800元左右收入,既能够照顾家庭,又能够带小孩读书,比在外边务工便当多了。”
现往常,华洲绿色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员工26人,公司食用菌一年可种3季,每年1、5、9月份种植,大约4、7、11月份采收,现产品已热销往 遵义、毕节、贵阳、重庆、成都等地域。截至目前,该公司处理了当地大众就近就业80余人,带动200余户大众分散种植,均匀每户有100个菌包,一年净利 润2000余元,其中贫穷户15户6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