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墙体广告 “中国与东盟国度在教育协作上应加快树立长效的交流协作机制,协同创新,以完成双方调和、繁荣开展。”8月1日,中国—东盟百余名大学校长在讨论双方教育协作共赢时如是倡议。
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暨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1日在贵阳开幕。本届交流周以“教育优先、共圆幻想”为主题,吸收了中外嘉宾逾1400人参会。
作为本届交流周重要活动之一,中国—东盟大学校长协作论坛亦于当日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度的一百余位大学校长相聚一堂,从政府、教育机构及企业等角度共同研讨双方在教育范畴的协同创新、协作共赢。
教育交流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互相理解和融合,构成容纳性的文化价值观。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表示,贵州大学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秘书长单位,在每一届交流周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贵州大学的教育国际化也因交流周而完成逾越式开展。
宋宝安以为,中国与东盟各国需讨论树立长效的交流协作机制,共同推进双方高等学校之间的教育、人文交流活动。
“言语是人文交流的根底。”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引见,该校近年来共向东盟国度派出700多名汉语教学意愿者,面向东盟培育了400多名优秀的 外乡汉语教员。陈群表示,华东师范大学愿意继续与东盟国度在汉语教学和汉语教员培育方面展开协作。陈群希望和东盟国度高校树立更多的科研协作关系,经过务 实协作作推进共同开展。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校长拿督·蔡贤德则倡议,中国与东盟国度高校应进一步增强在学位认证规范的学习和了解,进一步处理资历互认问题。
目前,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在贵州举行了8届,正逐渐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度之间促进互信与共荣、提升教育交流与协作、共享人才培育经历的人文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