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墙体广告 8月2日下午,贵阳市政府法制局会同贵阳市生态文化委,举行《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方法(修订草案)》立法听证会。3个小时的听证会,21名陈说人就 修订的8大项内容能否合理可行提出见地,建言献策。关于之前的抢手话题———建立城市通风走廊,有专家提出不同意见,得到贵阳市城乡规划局高度注重。
关键词
城市通风走廊
听证内容:草案第八条至第十五条关于大气环境质量功用区和污染防治重点区的划定、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及其他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的编制及其主要内容、中心城区通风走廊规划编制及施行、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措施等方面的规则能否合理、可行
“我反对建立城市通风走廊,不希望贵阳跟风去做这件事情。”陈说人李启泰是贵州省环境学会研讨员。他表示,国内最早提出“城市通风走廊”概念的 城市或地域是华东、武汉及北京,希望以此来吹走城市里的大气污染物。但是,目前国内没有城市胜利停止过,贵阳也没有成熟案例能够自创。“这种新型技术用来 推行能够,但就此立法不适宜。”老人铿锵有力说道。
关键词
预警
听证内容:草案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关于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措施的规则能否合理、可行
陈说人、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主任黄成德首先提出他的疑惑:“我不明白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体系是什么?置信很多老百姓也是一头雾水。倡议体系换成指挥部或者办公室更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