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墙体广告施工 17日~19日,七彩云南(国际)民族赛装文化节在上海掀起一场云南民族风,103套传统服饰展演,为同时举行的云南民族针织染织刺绣布艺产品展销带来人气,但是几天下来,改进的服饰似乎更受欢送。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日渐衰退的为难场面,有专家以为,作为云南的文化珍宝,我省应该加大扶持力度维护传承下去,同时还要融入时髦元素走进普通百姓生活。
现场
针线世界演出冰与火之歌
3天的上海之行,让初次带着基诺族传统服饰到“魔都”展销的何桂英有些挫败。49岁的何桂英控制着织布、刺绣等一套从母亲那里因循而来的手艺。展会完毕,她的基诺族服饰展位卖了800多块钱,收入连机票都不够。但何桂英对自家产品照旧有自信心,她通知记者,这是一次难得的时机,会场上还达成了两个意向性订单。
“没想到过来了很多在上海寓居的韩国人,带来的朝鲜族娃娃全卖了。”云南百子映福工艺品有限公司运营的是云南民族特征工艺品民族木娃娃,担任人对局部娃娃的脱销也很不测,她说,假如下次再来上海,肯定要多带些朝鲜族娃娃。
一场展销有冷有热,对此,省文产办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展销,“展”的意义大于“销”,只要一次次把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展现进来,才有进一步开展的时机。
窘境
民族传统服饰面临“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