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车主每完结一单后仅能经过司机端看到那一单的流水,不显现车主实践收入,司乘分隔计价后,车主能够直接检查每单的收入。与此同时,司机端的计费方法也有所调整,取消了之前对司机端收取的每单20%抽成,司机端每公里计费由1.8元下调到1.44元,司机端每分钟计费由0.5元下调到0.4元。此外,每单收取0.5元的信息费,外加1.77%的管理费,这两项收费在调整前相同存在。
抛开未做调整的信息费和管理费,以北京为例,订单行进10公里20分钟,调整前,车主该单收入为(1.8×10+0.5×20)×80%=15.2元;调整后,车主该单收入为(1.44×10+0.4×20)×100%=15.2元,实践上未发生变化。
滴滴方面也表明,本次调整后,车主的收入与之前相比并无变化。有些城市车主的收入还会跟着司乘计价的别离而有所进步,大概可进步10%-18%。
已然车主收入未发生变化,为何滴滴方面称有些司机收入还会进步呢?原因是此前司机收入受总流水影响,假如滴滴在某一时间段对乘客进行补助会致使总流水降低,车主收入也会因而降低,调整后,车主收入将不再遭到乘客端波动的影响。
此外,这次滴滴计价方法调整,主要针对司机端,乘客端几乎不受影响。
至于为何要做出这一计价方法调整,滴滴方面称,主要是滴滴兼并优步我国后,媒体很多报导滴滴提价(滴滴称仅仅正常的报价动态调整,并没有提价)让滴滴车主对计价方法产生了迷惑,有些车主向滴滴出行表达了希望计价方法愈加通明的诉求。
我国政法大学传达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我国互联网协会共享经济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朱巍对媒体表明,滴滴公司做出的这种计价方法调整,愈加说明了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的不同,不是变相的份子钱,也不是抽头,而是共享经济的表现。这也表现出专车新政“区别化经营”的请求,不只对于乘客和车主来说的区别,也包括收益分成的区别。这将会倒逼出租车变革。
■车主反响
能够看到直观收入心里结壮
记者昨夜问询多名滴滴快车司机,他们均表明首日调整还有些不习惯,“只看金额感受如同每单的费用减少了”,滴滴车主刘师傅向记者表明,尽管此前显现的不是司机实践收入,但金额看起来要比如今显现的收入高一些,调整后心理上还有些不适应,究竟直观上数字在降低。不过刘师傅称,究竟刚刚作出调整,滴滴每周给车主结一次账,结账后才干作出对比。
在车主李师傅看来,这种计价方法要比之前的好,“曾经滴滴做活动,流水扣去抵用券再按照份额来收费,司机实践获得的收入十分少,并且算法不明晰,总感受被蒙在鼓里,更改后能够直接看到每笔的收入,尽管不高,但心里结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