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识别微信 客户
留言
广告咨询
  • 广告形式
  • 发布面积   平方米  
  • 发布地区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提交
关闭 产品推荐
中国门头店招协会执行会长
广告热线:400-6060-805
在线QQ联系 (QQ:342064355)
云南普洱从“茶马古道”走向“一带一路”
相关案例: https://www.gyxmad.com/yunnan/ 本文标签: 云南普洱门头店招

服务热线:400-6060-805 时间:2016-08-24
识别扫一扫,生意好朋友
云南普洱墙体广告  8月的云南普洱,由于北回归线横穿境内,湿润温热。在当地地震后恢复重建的那柯里,一位90后的“陶瓷”人康家龙正为大批游客定制的工艺品繁忙着。
  那柯里是云南仅剩为数不多茶马古道原址之一。由于受地震毁坏,当地政府在恢复重建中努力将它打形成为一个旅游景区。往常,那柯里山林已听不到洪亮的马铃响,但纷至沓来的游客还是给这个古道景区找到一点当年的“繁华”。
  1400多年前,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以马帮的方式,将云南的普洱茶带进了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国,又将这些中央的特产带回国内,开拓了一条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被后人称之为“茶马古道”。
  由于这条古道,带来了历史上中国西南对外开放的辉煌。当然,这座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城市普洱也因这条古道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记者近日看望了普洱市,见证这个集边疆、民族、生态、开放为一体的中央,如何从历史走向将来。
  因茶而名的城市
  普洱市位于滇西南,疆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云南面积最大的州市,有着“自然氧吧”“绿海明珠”“林中之城”的佳誉,也被称为“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和“中国咖啡之都”。
  2007年1月21日,云南思茅市更名普洱市,这一次更名,简直一切人都联想到,是由于名气越来越大的普洱茶。在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每个人出生就开端喝茶”。的确,茶给普洱这个中央带来了知名度、带来了经济效益、带来了开展致富,同样也带来了风姿的文化。
  在普洱采访,问到历史的话题,就绕不开茶马古道,也离不开茶马古道的来源地。
  在离那柯里不远的宁洱县城里,有一个茶源广场。取名茶源,正由于茶马古道的源头就在这。其实,说是源头并不非常精确,但当年的宁洱的确成为云南各地茶叶中转、集散的中心中央。
  茶源广场在2007年宁洱地震时,成为了当地民众避难的主要场所。如今,广场成为当地人休闲文娱的汇集地。
  在1400多年前,这里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域贸易通道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数据显现,2015年,普洱市茶园面积159.66万亩,茶叶产量10.22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83.7亿元。
  一市连三国的区位优势
  普洱与越南、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国境线长486公里;被誉为“哺育东南亚多国的母亲河”澜沧江纵贯全境,流经东南亚五个国度注入南海,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共同区位;有2个国度一类口岸,1个国度二类口岸和17条对外陆路通道。
  在普洱市江城县,有条三国街,当地民众不用出国便能够购置来自越南、老挝的商品。
  记者到来时,江城正在下着小雨,许多商户还未开门停业。而专营老挝商品的勐德城却已门可罗雀,28岁的店主玛尼一个人招呼着各地的游客。玛尼来自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此前在老挝境内运营商店,2014年来到江城县开设分店。
  由于言语不通,她只能用计算器与客人讨价讨价。玛尼通知记者,老挝手工业很受中国游客喜欢,竹编包包经常供不应求。如今,玛尼正在发动本人的亲戚来江城,“开个老挝小吃店什么的都很赚钱的。”与玛尼不同,40岁的江城人蔡浩丽开了原生土特产有限公司,经过电商渠道主打江城的蜂蜜、老帕卡茶、干巴,老挝的竹编等土特产。蔡浩丽引见,电商2015年正式推出,到如今停业额超600万元钱,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台湾等地。今年4月,蔡浩丽在北京开了一家江城土特产实体店,当月销售额30多万元。蔡浩丽说,“下步准备与河南广东客商协作,在郑州广州开设实体店。”越来越多的商机在江城这个小县城呈现,不难看出,普洱共同的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的建立中得到凸显。
  近年来,普洱市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建立,在扩展区位优势上大做文章。有关数据显现,2015年普洱市外贸进出口总额比2010年末翻两番多,年均增长高达40.5%,孟连口岸上缴关税连续3年在云南省边境陆路口岸中排名第二;普洱开通到老挝的5条跨境旅游线路;普洱列入云南省“五网”建立5年大会战综合交通项目总投资1060亿元,高速公路投资和建立里程均居各州市之首。将来五年,普洱的综合交通网络将愈加完善。澜沧景迈机场将于明年上半年通航,思茅机场改扩建工程行将启动施行,6个通用机场中的4个已获批复,其中景谷通用机场将于明年启动建立;重点建立4条高速公路共9段项目工程,力争“十三五”末高速公路建成和在建里程达1000公里,完成“县县通高速”,构成中心城区到各县城2.5小时交通时空圈;规划建立“一主、四支、两过境”铁路网,彻底辞别没有铁路的历史。届时,普洱的区位优势会随着根底设备的不时完善,而进一步发挥作用。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在承受采访时表示,经过今后五年的不懈努力,到“十三五”末,普洱市交通相貌将呈现基本性改动,交通限制开展瓶颈将得到有效打破,初步构建以公路、铁路为主导,以航空、水运为补充,南北畅通、东西贯串、平面交织、晋级提速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成衔接泛亚铁路东、中、西线的重要交汇枢纽,构成主动效劳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建立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战略交通枢纽中心节点,有力支撑普洱打造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基地和经济社会逾越开展。
  新时期的扶贫任务
  与茶马古道的繁华和落寞一样,普洱市由于交通而兴盛,又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交通不便而逐步落后。但是,在“一带一路”的建立背景下,普洱市与全国一道迎来了新时期的扶贫任务。
  截至2015年底,普洱市有贫穷人口38.3万,占全省贫穷人口的8.1%,10个县(区)均属于滇西边境片区范围,其中9个县需脱贫摘帽退出贫穷行列。值得一提的是,边疆少数民族扶贫,特别是直过民族扶贫成为重点、难点。
  2015年,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在普洱调研时提出,要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大事抓紧抓好,以贫穷不除、愧对历史的任务感,以大众不富、寝食难安的义务感,加快贫穷地域脱贫致富步伐,让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近年来,普洱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变“单纯输血”为“全面造血”,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单兵作战”为“整体协同”,探究一条“上合中央政策、下合市情民意,彰显普洱特征、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娜英是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博航八组的村民。该村46户139人,是一个传统的佤族聚居村落,被称为“直过民族”,即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的民族。村民普遍受教育年限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100元钱,祖祖辈辈寓居在大山深处的杈杈房和石棉瓦房里。就在一年前,娜英一家和家畜还挤在三四十平方米的石棉瓦房里。“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怕屋漏雨,冬惧寒风吹”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记者近日在博航八组看到,新建的佤族作风的安居房参差有致,村民已全部入住二层小洋房,村里公厕、文化室一应俱全,局部道路、篮球场等配套设备正在加紧建立。
  发作变化的不只是生活,还有村民的思想。政府提出了“安居工程、根底设备、产业培育、素质提升、后续管理”5大工程建立目的,勤劳致富、科技兴农的认识在这里逐步加强。娜英还做起了“产业”。她给记者算了一笔帐,自家的菜运到县城去卖,去年仅此一项就收入1万多元。50亩甘蔗的收入,“产量固然有点低,一年5万元是有的,还养了猪和鸡”。此外,政府协助博航八组引入食用菌公司,全村经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鼎力开展香菇种植产业。2015年,博航八组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5631元。
  当地一位官员通知记者,这个村子在今年可以完成脱贫。

粤ICP备20040522号-1 地址:光谷科技港
客服热线: 400-6060-805
版权所有: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