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识别微信 客户
留言
广告咨询
  • 广告形式
  • 发布面积   平方米  
  • 发布地区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提交
关闭 产品推荐
中国门头店招协会执行会长
广告热线:400-6060-805
在线QQ联系 (QQ:342064355)
民族团结一家亲
相关案例: https://www.gyxmad.com/yunnan/

服务热线:400-6060-805 时间:2016-09-14
识别扫一扫,生意好朋友
云南普洱墙体广告  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国庆乡么等村,有一个节日让人意犹未尽——每到三丫果成熟季,八方宾客总是如约而至,感受“三丫果节”中彝乡风土民俗和浓浓心意。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有一个村寨让人恋恋不舍——作为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名录《牡帕密帕》的传承基地之一,老达保村保存和传承着较为完好的拉祜族原始文化。
  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有一部剧目让人魂牵梦绕——《佤部落》用最原始古朴的文化,呈现着佤山最纯的灵魂、最深的底韵、最美的舞姿。
  ……
  在普洱,多民族共荣共居、调和绽放之景处处可见。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增强民族团结作为首要任务,精确把握形势、强化工作措施,全力维护团结稳定大局,全市呈现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开展、社会进步,各族大众生死水平不时进步的良好场面。
  共植名族团结之根
  示范区建立促调和
  普洱的少数民族人口达144万,占总人口的61%。在普洱,不谋民族工作就缺乏以谋全局,曾经成为全市各族干部大众的共识。
  2011年,普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立拉开序幕。
  ,市委、市政府紧紧盘绕省委、省政府关于“作出十大示范、完成三大逾越、完成两个阶段”目的任务,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增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域科学开展的决议》《扶持较少民族开展“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健全机构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法规体系,全面施行“兴边富民”行动,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民族特征村寨”等,组织施行了“十大示范”“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点创立工程等项目。
  5年来,我市共向上级争取和配套示范区建立项目资金近6亿元,构成了全力推进示范区建立的良好格局。2013—2015年,普洱分离“十县百乡千村万户”工程,施行创立了1个示范县、5个示范乡镇、60个示范村、30个民族特征村寨。依照“重点打破、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全面推进”的思绪,集中力气打造了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征,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典型。
  截至2015年,全市创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60个,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10个,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1个,在示范区建立中产生了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在推进示范区工作中,经过创立工作制度化、加快民族经济开展、开展教育文化事业、增强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完善选拔培育民族干部机制等措施,全市示范区建立已获得了阶段性效果。
  共享民族团结之果
  经济社会共同开展
  远眺澜沧酒井老达保村民小组,一间间古香古色的拉祜族民居参差有致,一个极具特征的美丽乡村坐落在青山绿水间;走进寨子,芦笙坊、青竹坊、陀螺坊、艺织坊、耕具坊、根雕坊等作坊和特征展厅里,民族服饰和民族工艺品美不胜收,让人琳琅满目。
  而在数年前,老达保还持续着传统的开展形式,农业消费自给自足,村民收入来源少,是生活非常困顿的老寨子。
  寥寥数年,老达保从贫穷落后到消费开展、生活富有,发作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那个贫穷落后的老达保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正在享用“不让一个兄弟民族落伍”红利的新村寨。
  在普洱,像老达保这样的民族村寨还有很多很多。
  近年来,普洱坚持量体裁衣、分类指导的准绳,采取“一山一策、一族一策”的特殊措施,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着力打破民族地域经济社会开展的限制瓶颈,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域交通、能源、通讯和人民大众的消费生活条件。当前,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程度不时进步、民族地域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和寄宿制学校建立持续加快、民族地域高等教育程度不时进步、乡村医疗卫生条件逐渐改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立得到增强、新乡村养老保险掩盖面也在不时扩展,民族文化事业也迈上新的开展阶段。
  ——兴边富民行动深化推进。5年来,共争取兴边富民补助资金1.3亿元,施行432个项目,为处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域的贫穷问题,改善大众消费生活地域做出了积极奉献。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开展效果显著。5年来,争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开展资金4700万元,根本完成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四通五有三到达”的目的,即:通路、通电、通播送电视、通电话,有平安的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医疗卫生室、有学校、有稳定处理温饱的根本农田,人均有粮到达300斤以上、人均收入到达全省人均收入最低规范以上、到达“两基”目的,大众生活质量逐渐进步。
  ——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开展资金。5年来,向上级争取少数民族开展资金2.5亿元,有力地保证了重点工作的展开。同时,增强资金监管,检查资金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步资金的运用效益和平安性。
  ——继续组织施行好电脑农业推行工作。5年来,落实推行经费296万元,累计完成推行面积达190万亩,项目辐射8个县69个乡(镇),近100万农民受益。展开培训2000期,培训25万人次,发放技术材料及指导卡25万份,完成17个推行乡(镇)电脑农业网站建立。
  怒放民族团结之花
  民族文化繁荣多彩
  4月10日晚,2016年中国西盟佤族木鼓节庆贺活动拉开序幕。声声木鼓敲响,佤山各族儿女在《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愉快旋律中手舞足蹈,在勐梭龙潭湖畔的佤山狂欢部落与各方宾客欢聚在一同,整个西盟县城顿时变得繁华特殊。活动期间,佤族民间具有浓郁神秘颜色的《佤部落》原生态歌舞展演、篝火歌舞狂欢、哎黑木哈(引“新水”)、祭拜龙摩爷、舂米竞赛等民族文化活动和绿三角音乐节(西盟站)、商品展销及美食体验,吸收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不只是西盟,还有名誉在外的孟连娜允神鱼节、澜沧葫芦节、墨江双胞节……近年来,各县(区)新打造的民族节庆活动和传统的民族节日共同为绚烂的民族文化着色添彩,让本来就五彩的普洱民族文化愈发缤纷、绚丽。
  长期以来,普洱一直把推进民族文化繁荣作为示范区建立的主要内容,让各民族文化的开展交流在示范区建立过程中升温加料。
  其中,积极申报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维护项目。5年来共申报项目40个,争取资金447万元,施行完成项目30个。申报云南省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项目5个,争取资金225万元,施行完成项目3个。
  与此同时,胜利举行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积极组织参与云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等,充沛展现了普洱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共同魅力,扎实推进文化宣传工作全面展开。
  一朵朵绚丽多彩的民族团结之花在普洱大地绽放,民族文化正大踏步走向繁荣。

粤ICP备20040522号-1 地址:光谷科技港
客服热线: 400-6060-805
版权所有: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