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墙体广告 昨(18)日,记者从市文明广电新闻出版局得悉,今天,为期4天的“永久的光辉”——第十八届我国晚年合唱节暨第五届我国(南充)嘉陵江合唱艺 术节将在我市隆重举行。本届合唱节招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河北、内蒙古、福建、西藏等25个省(区、市)的42支晚年合唱团、1800多名晚年合唱爱好者 参与。同时,还有14支优异合唱团队、近1000名合唱团员受邀参与。
一首歌唱响一条江一个节唤醒一座城
“头顶天山鹅毛雪,面临戈壁大风沙,嘉陵江边迎向阳, 昆仑山下送晚霞……”上世纪60年代,这首《我为祖国献石油》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分, 是南充人最为骄傲的时刻。
“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嘉陵江边,喝的是嘉陵江的水,吃的是嘉陵江的鱼,唱的是嘉陵江边的号子……” 今年82岁的市民赵太义说起嘉陵江,眼中闪着光。当年靠在嘉陵江打渔为生的赵家人现在已经放下了渔网, 但嘉陵江的那份情却在骨子里流动,嘉陵江的文明在心中滋长。
嘉陵江边的人就这样, 将对一条江的热心埋藏在心里, 等候被唤醒的那一天。这种蓄势待发的劲儿总算在2008年7月25日我国·南充首届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开幕时爆发。一座城市,用一个节日,以歌唱的方式, 将嘉陵江边的我们心中的夸姣抒发了出来。南充这座城市,就因为这样的一个节日被唤醒。
内容从单一到丰厚 市民同享文明惠民
“熟行看门路,外行看热烈。”嘉陵江合唱艺术节无论是在门路,仍是在热烈方面, 都大大地满意了我们的请求。各种合唱方式都鱼跃在台上,新著作更是让观众大饱耳福,而参赛部队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在大赛评委方面,每一届的评定都是我国合 唱协会的重量级人物,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著名音乐家。
除了合唱竞赛, 嘉陵江合唱艺术节更多的翰墨则用在了文明惠民上。从首届开端, 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就将广场展演这一文明惠民活动连续了下来, 每届合唱节展演时的观众人数都数以万计。
此外,艺术节经过进社区、进兵营、进学校等惠民展演, 在南充大剧院建立直播屏,现场直播开幕式、竞赛和闭幕式等方式,数万网民经过网络、新闻媒介收看, 南充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