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墙体广告 十一时期,国内初次由民间人士建议并主导的白暨豚大型调查活动进行。调查队兵分两路,分别在江西九江和安徽安庆江段搜索白暨豚。活动于6日下午完毕,虽然没有呈现等候的成果,但有关白暨豚的蛛丝马迹仍然令人振奋。
昨天下午,这次调查的组织者宋奇通知楚天都市报记者,参加调查的20多名队员中,5人来自湖北,其间包括湖北大学的四名学生,还有半途参加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讨所博士生李永涛。
湖大四名同学参加调查
据介绍,来自湖北大学的四名大学生,分别是叶雷凯、颜旭辰、费毓伦和姜蔚。其间叶雷凯是化学专业学生,江豚保护志愿者;另外三名同学都是新闻专业学生,此行的首要意图是制造一部纪录片。
十一前,这四名同学打听到这次调查,于9月30日下午从武汉动身,当晚赶到安庆,与调查队会集。
1日清晨,颜旭辰在微信群贴出四人合影相片,他们一同举着一面旗子,上写“湖北大学”字样。调查队队员许南平点评道:“这几个娃娃很是心爱。”
颜旭辰在微信群介绍:“这次跟各位学到许多,也让我们的拍照多了许多条理、许多考虑。这是最大的收获。”
叶雷凯担任这次调查的记载。1日深夜,他计算完当天在长江安庆铜陵段调查的数据:2号船目测江豚出水32头次,其间母子豚5对;1号船目测江豚出水18头次。
3日,队员们翘首以盼的白暨豚,仍未现身。当晚姜蔚安慰我们:“今日费费(费毓伦)在天空中看到白 豚形状的云朵,思阳哥(调查队员刘思阳)和凯凯(叶雷凯)还听到疑似白暨豚的叫声,应该是好的预兆吧!期望明天能够发现‘长江女神’的倩影……”
铜陵江段“发现白暨豚”
4日,安庆多云,江面能见度极好。上午9时22分,调查队租用的两艘渔船从铜陵荻港镇动身,顺 流而下进入芜湖黑沙洲洲头辅航道1公里时,开在前面、靠东岸行进的2号船上的调查队员,发现左前方两三百米处,一头长着尖嘴、全身灰白的动物跃出水面。 “白暨豚!”第一个看到的调查队员刘思阳惊呼起来。其时叶雷凯也在2号船上,他和别的调查队员随后又看到这头疑似白暨豚的动物,在渔船左侧两次出水,逆流 而上,每次间隔间隔两三百米,以后不见了。“王老师,发现白暨豚,一船人都看到了!”9时25分,这次调查的组织者宋奇通过微信,向研讨员王克雄陈述。王 克雄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讨所白暨豚研讨专家。
激动以后,理性的声响逐步传出。调查队员苏骏其时在向相反方向调查,得到消息后,他说:“我们先不激动发布信息,等候水生所专家承认。”但惋惜的是,因为事发俄然,其时2号船上的调查队员都没有拍到白暨豚的相片。
武汉博士半途赶赴现场
接到陈述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讨所派出博士生李永涛,于4日晚赶到安庆。
5日,李永涛与调查队一同,在黑沙洲水域搜索一天,除发现不少江豚外,没有发现等候中的方针。
对此,王克雄研讨员说:“我自己情愿信任民间调查队的调查成果,但需求录像、相片进行承认。我信任调查队员都是诚笃的,期望民间调查继续,尽力拍到相片或视频,以终究承认,并得到大众和决策层的认可。”
2006年12月,中外科学家在长江进行了40多天的大规模搜索,没有发现白 豚(楚天都市报曾现场跟踪报道)。2007年8月8日,英国《皇家协会生物学快报》期刊据此宣布陈述,发布白暨豚功能性灭绝。“没有发现不等于没有。”专 家以为,现在就说白暨豚灭绝并不精确,但能够说“功能性灭绝”。判别一个物种功能性灭绝,要看三个目标:存在化石中;特种种群稀疏,功能损失,对周围生态 影响细小;数量下降至无法保证种群繁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