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识别微信 客户
留言
广告咨询
  • 广告形式
  • 发布面积   平方米  
  • 发布地区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提交
关闭 产品推荐
中国门头店招协会执行会长
广告热线:400-6060-805
在线QQ联系 (QQ:342064355)
传承!海宁大爷心灵手巧 米囤编制再现老手艺
相关案例: https://www.gyxmad.com/zhejiang/

服务热线:400-6060-805 时间:2016-11-09
识别扫一扫,生意好朋友
浙江嘉兴墙体广告  日前,海宁市黄湾镇(尖山新区)“慧灵织造社”在黄湾成校正式开班。在这里,黄湾居民能够免费跟着“慧灵织造社”团长施惠林用玉米壳织造花瓶、米囤等工艺品。这变成黄湾成人教育的一个新亮点。
  退休在家萌生织造念头
  团长施惠林,本年61岁,家住黄湾镇区,去年刚退休。有一次,他早晨上街买菜,看到有乡民卖玉米时把剥下的玉米壳扔在地上,觉得惋惜。“一来影响环境卫生,二来何不废物利用。”所以施惠林将这些玉米壳捡回家中,晾干后织造米囤和花瓶。
  施惠林说,小时候他常坐在爸爸妈妈身旁看着他们织造米囤,一朝一夕就记住了织造的方法。他告诉记者,米囤也分巨细,记住小时候小米囤专门用来寄存糯 米、赤豆、绿豆之类的,大米囤专门用来寄存大米,那时乡村用稻草织造米囤适当遍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米囤,这是祖辈传下来的传统手艺艺。
  不过施惠林并不满足于此,在织造米囤过程中,他还有立异。“如今织造米囤的铁钩没有当地买了,我想方设法就地取材,用旧原子笔的外壳磨成斜面来织造米囤,这是我的立异。”
  把老手艺传承下去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用。自从施惠林萌生了织造米囤的主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从去年12月开端,他抽空闲时刻连续用稻草和玉米壳织造米囤、元宝、鸭子、花瓶等精美的小工艺品,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后来,施惠林看到镇里举行民间工艺品竞赛的告诉,他就带着自个的著作参与了竞赛,没想到获得了二等奖。如今施惠林已用稻草、玉米壳织造了十几个巨细不一的美丽工艺品,咱们见了都很喜爱。
  记者在现场见到了施惠林用玉米壳织造的各式小工艺品,许多人看到后也啧啧称奇。20多岁的小王说:“我从没看到用玉米壳织造得如此美丽的花瓶等工艺品,由于如今乡村里已没有人织造米囤了。”
  施惠林不仅自个编,如今还教咱们编。黄湾镇(尖山新区)“慧灵织造社”建立,让施惠林很快乐。慧灵跟惠林是同音,一起两个字又别离涵义着才智的头脑和灵活的双手,作为团长的施惠林觉得自个的业余生活变得更五光十色。
  如今第一批学员通过10个课时的训练,已有20人毕业。这次训练年纪最小的25岁,最大的张爱宝现已68岁。
  张爱宝是尖山村乡民,一直在乡村务农,对织造小花瓶、小米囤有着浓厚兴趣,“这次参与学习班,我能织造小花瓶了,一只小花瓶插上花放在桌子上,我觉得特别的骄傲和快乐。”
  虽然天天教学会很辛苦,可是传承和开展了这项传统的手艺艺,施惠林就觉得自个的支付是值得的,“往后我计划办一个高档精品班,把这些工艺品推行出去,变成黄湾旅游业的一个亮点。”施惠林笑着说道。
  此外记者也了解到,黄湾成人校园建立慧灵织造社,首要是开发旅游资源,变成当地特色的文明资源,推进旅游业的开展和农家乐的延伸,使游客深度体 验农耕文明。“近期咱们的首要方针是培育一批手艺织造能手,师傅带学徒,学徒班师后再带学徒,以一传十十传百,使这支队伍强大起来。如今成校办初级班,今 后计划再办中级班、高档班,中级班能织造各种艺术品,高档班能立异开展出精品,走向市场,变成家庭的工艺装饰品,活跃创造黄湾织造工艺品这一品牌。”黄湾 成校校长郭晓红说。
粤ICP备20040522号-1 地址:光谷科技港
客服热线: 400-6060-805
版权所有: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