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识别微信 客户
留言
广告咨询
  • 广告形式
  • 发布面积   平方米  
  • 发布地区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提交
关闭 产品推荐
中国门头店招协会执行会长
广告热线:400-6060-805
在线QQ联系 (QQ:342064355)
云南文山:“西畴精神”加速脱贫攻坚
相关案例: https://www.gyxmad.com/yunnan/

服务热线:400-6060-805 时间:2016-12-12
识别扫一扫,生意好朋友
云南文山墙体广告  肖家塘村,4个人,6年时间,开山凿石修通5公里山路;岩头村,村长带头,历经12年,硬生生打通进村“最后一公里”;木者村,打响炸石造地“第一炮”,当年管理出的666亩土地变成了果木林……“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方法、干才有希望。”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现已成为了响当当的“西畴肉体”。在云南全省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役中,“西畴肉体”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脱贫攻坚中薪火相传,成为各地干部大众实干、苦干的力气源泉。
  (网络媒体走转改)云南文山:“西畴肉体”加速脱贫攻坚邓招财从水泥路上走出村子。 黄涌起 摄
  4村民修路 只为后代有“出路”
  西畴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这里人多耕地少,石漠化水平深、水土流失严重。该县肖家塘村曾因不通路,招致村民出行不便,经济收入贫穷。
  “假如不修这条路,我们的后代怎样办?不论有多累,我们也必需把路修通。”回想起历时6年的修路情形,西畴县肖家塘村村民侯寿高仍然浮光掠影。
  侯寿高说,在2006年之前,村里原来有12户人家,由于路的问题,其中有8户举家搬走,当时只剩下了他家和另外3户人家。
  是搬家,还是留下?这个问题搅扰了侯寿高很长时间。经过谨慎考虑,他最终决议:留下来,要把“根”守住。
  于是,村里仅剩的4家人磋商决议,无论用什么办法,也得刨出一条路来。2006年6月12日,4家人凑了7000多元钱便开工了。没有机械,就用锤子、凿子和双手,但是,4个人开干了几天,才刨下几块石头。面对理想,村民姚光金打起了退堂鼓,扛着锤子回家了。虽然如此,可另外三个人还在坚持,姚光金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没多久就又重返“战场”。
  “前前后后,不算劳力,我们每家共花了10多万元,有的钱是卖鸡卖猪换回来的,有的钱是找亲戚借来的。”侯寿高说。2012年,肖家塘村近5公里的进村毛路修通了,当地政府还协助对路面停止了硬化。
  2014年,水泥路延伸到了到4家门口。 “如今,路修通了,我们的后代有路走了,他们能够走进来,也能够走回来。” 村民邓招财说。

新美墙体广告  http://www.gyxmad.com
粤ICP备20040522号-1 地址:光谷科技港
客服热线: 400-6060-805
版权所有: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