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墙体广告 冬日的重庆万州,高峡平湖碧水荡漾。自三峡工程去年9月启动新一轮175米实验性蓄水以来,重庆万州区10余年前陆续引种的5万余株中山杉也一天天潜入水下,发挥着抗浪固沙、稳定库岸的特殊作用。
近日,重庆万州区林业局担任人指着没入水下的大片中山杉对笔者说:这些“水下卧底”,要到3月份水位降落之后才干“重见天日”。
2002年,中科院南京植物研讨所与重庆万州协作,启动了中山杉在三峡库区的造林和育苗实验。之后,重庆万州对该项目停止了长达10余年不同课题的深化研讨。2009年,在该区百安坝街道沱口三峡水库170—175米消落带栽种209株,经过3年的吞没实验,成活208株,现已封锁成林;2012年又在新田镇等地库区消落带160—175米水位段停止了扩展种植,经吞没实验,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
对此,重庆市科委组织专家对中山杉引种状况停止了实地调研。专家们以为,中山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型美、材质好,具有耐水湿、耐盐碱、耐干旱、少虫害及抗逆性强等特性,是低洼湿地及林业绿化工程的优秀树种之一,在库区消落带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较好的生态及经济价值。
迄今,中山杉在三峡库区已胜利栽植500余亩,达5万余株。最近,国务院三峡办有关担任人来库区调研该项目,请求加快苗圃基地建立,为下一步在面上推行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