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习馆中,前来观赏的游客可以现场观摩甚至动手体验乌铜走银的制造技艺,了解这项非遗文明传承背后的历史与故事,选购心仪的乌铜走银制品,在这里,非遗不再仅仅神秘的工艺,变得充满日子趣味与文明内涵。馆中展出与销售的乌铜走银制品也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的香炉、酒壶,以现代审美为基准规划制造的手镯、项链等饰品也被搬上了货台。安徽淮北墙体广告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的乌铜走银,是云南的又一种共同的铜制工艺品。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琢各种斑纹图画,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斑纹图画中,冷却后打磨润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天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画,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作用,古香古色,典雅别致。由于一般多以镶嵌白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 由于制造技艺的繁琐与其宗族制传承的特色,这一共同的铜制工艺一度走入衰落,但在官渡古镇的传习馆中,以商场为主导的立异构思加入,让这门陈旧的回忆又一次回到世人眼前。安徽淮北墙体广告
乌铜走银的传承人金永才先生于2010年8月出资120万元,在官渡古镇建立了总面积247平方米的乌铜走银传习馆,至今已培训学员286人次,每年承受观赏人数到达80000余人。安徽淮北墙体广告
一切的立异与改变,都是为了能让这项技艺走得更高远。据介绍,自2012年,传习馆产品销售额就突破300万元,北京、上海、台湾以及日本的客源不断,订单排满,已是供不应求!火爆的商场反馈让匠人们愈加坚定了做大乌铜走银文明产业的信心。安徽淮北墙体广告
目前,传习馆也在同步加强企业与省内外相关专业院校的协作,培育更多相关专业人才,供给更多就业岗位,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量,让更多的人认知乌铜走银的精湛工艺和文明魅力。安徽淮北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