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家里猪仔病了!”21日,在恩施市试验小学作业的潘贤达接到妈妈从老家打来的电话。“没关系,春节只杀一头猪得了。”“还要再喂一头,春节你们回来才有带的。”
挂了电话,妈妈佝偻的背影浮如今眼前,这个40多岁的汉子眼眶湿润了。
回乡 绿叶对根的心意
6月的一天,伴着蓝天白云,潘贤达回到了老家崔家坝镇崔坝社区。
崔坝离恩施州城不远,一个半小时就到了。他也常常回去,但从没有像这次这样“心里有点小激动。”
这个夏天,在恩施州,3万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和潘贤达相同,或回到老家,或来到精准扶贫对口帮扶点,打开“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主题实习活动。
活动内容接地气,看看革命长辈和先进典型,看看新老支书和入党介绍人,看看爸爸妈妈师长和亲友故友,看看致富带头 人和贫穷农户,看看儿时的玩伴,举行一次座谈会,参与一次劳作。“帮妈妈喂了一次猪,那桶猪食可真重啊!不知道妈妈天天是怎样提的。”一次劳作,让潘贤达 对妈妈和乡亲们的艰苦,愈加感同身受。
回乡,是绿叶对根的心意。不论身在何处,家园,总让人魂牵梦绕。
州财务局机关,局长黄敏忙完作业,看了看表,已是晚上8点。想着与同村党员约好了时刻,来不及给老家的妈妈打电话,便跑下楼开车往回赶。
车窗外,雨濛濛、雾濛濛,不知不觉到了老家宣恩县高罗镇板寮村。看着堂屋里的灯还亮着,一股暖流涌上黄敏心头,“这即是回家的感受。”
回乡 在对比和回望中感悟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到底层大众中,到脱贫攻坚的现场上,对比和回望中,一串串问号在干部心中升腾。
来凤县城东郊的马家园村,走在满布泥坑的通道上,县交通局作业多年的李成兵很惭愧,“在交通部门作业了这么多年,如今才发现村里交通这么差,乡亲们日子还过得苦!”
夜深了,大山深处的建始县三里乡煤炭沟村,匡家百年老屋里灯还亮着。
一席人围坐在堂屋里,七嘴八舌地聊着。发起人,是这家的主人、州委副秘书长匡乐轩。在座的,有煤炭沟村支书,中坦村支书,白果坦村支书,三里乡驻中坦片区主任。这都是他儿时的玩伴。
“多年前修的‘村村通’公路损毁较多,修理使命重。”“有些贫穷户房子修好了,搬迁了,但没有产业,仍脱不了贫。”“村干部养老保险只要三四百元……”
定见一个接一个,匡乐轩逐个记载,“要把家园开展好,我的使命还很重啊。”
宣恩县委书记刘智勇是一位在宣恩作业的外来党员,活动中,他造访了返乡创业老板马大明。“旺季周转资金明显不足,银行融资难度大,制约公司扩展规划。”马大明反映的疑问让刘智勇很挂心,“回去就开会研究,拿出实在办法。”
回乡 擦去心灵上的尘埃
“幼儿园保住了,56名留守儿童能持续上学了。”近来,鹤峰县走马镇柘坪村涵仪幼儿园园长何云红,天天都笑得高兴。
这所2011年兴办的村办幼儿园,处理了留守儿童上学的难题,但因接送孩子的车不符合校车规范,今年初被叫停。“请帮咱们留住幼儿园,咱们需求的仅仅一辆校车!”5月中旬,何云红向回乡回访的党员干部求助。
一场爱心接力随即打开。通过返乡党员州扶贫办主任梁公章、妇联主席王兰英和洪雁、吴龙胜等严重筹备,6月9日上午,“小小的车,大大的梦,共为56名留守儿童圆校车梦”公益众筹项目正式上线,众筹方针使命是20万元。
项目在微信朋友圈疯转,短短3天时刻,20万元的众筹提前完成。“走路走远了,忘了咱们为何动身。回乡走 访,即是要擦去蒙在心灵上的尘埃。”“做方针落地的推动人、做精准扶贫的引路人、大众信任的贴心人、干事创业的带头人。”翻阅回乡党员的笔记,情真意切, 方针清晰。
据介绍,截至目前,“不忘初心·永跟党走”活动搜集的定见主张15386条,处理实际疑问5184个。
活动的发起者和力推者,恩施州委书记王海涛说,近5万城区党员回乡造访,股动乡村10万党员“两学一做”,股动全州405万公民脱贫奔小康、永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