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识别微信 客户
留言
广告咨询
  • 广告形式
  • 发布面积   平方米  
  • 发布地区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提交
关闭 产品推荐
中国门头店招协会执行会长
广告热线:400-6060-805
在线QQ联系 (QQ:342064355)
铜仁全力建设绿色产业园
相关案例: https://www.gyxmad.com/guizhou/ 本文标签: 贵州铜仁门头店招

服务热线:400-6060-805 时间:2019-11-25
识别扫一扫,生意好朋友
  全力建设绿色产业园
  雨过天晴,在玉竹山高效农业观光园区里,一个个金灿灿的橘子挂满枝头,泛着诱人的光泽。园区的橘子成熟上市,果实清脆甘甜,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采摘和品尝。
  "几年前,这儿是石头旮旯,零零星铜仁墙体广告星的薄土种着稀稀拉拉的玉米等,乡亲们大多入不敷出,日子过得艰难。"德江县委常委、桶井乡党委书记吴飞道出了实情。该乡玉竹山,2015年前还是无人愿去的不毛之地,石头硬、土地瘠,疯长的杂草与人比肩。
  玉竹观光园区初建于2015年4月,规模有1500余亩,自2016年9月以来,桶井乡按照"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这一发展理念,组建了益民和瑞丰源两个专业合作社,发展以脐橙、杨梅、映红桃、红心猕猴桃为主的精品水果基地。
  曾经,这里乱石丛生、荒坟遍野,人们避之不及。
  如今,这里绿树成荫、花果飘香,人们纷至沓来。
  "华丽转身"的玉竹山之变,铜仁墙体广告只是桶井乡绿色崛起的缩影。该乡并没有沉醉于绿水青山中固步自封,而是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打好生态牌,走稳绿色路,唱响富民戏,成了桶井的最佳选择。
  该乡着力打造农旅一体现代产业园,让园区景区化逐步成型。坚持传统农业与现代产业相结合,全乡已投资1.1亿元,招商引资3.8亿元,高标准打造玉竹、新铜仁墙体广告滩、望牌农业休闲观光园,采用"以短养长"方式,连片种植金丝皇菊、西瓜等"短、平、快"经济作物铜仁墙体广告。同时,产业园区耕作方法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传统农业施肥用肥为主,让传统农业园变成现代产业园,让传统园区变农旅景区,让现代园区变绿色园区。
  "如今的桶井,春天有各种盛开的花,夏季有桃子、李子、猕猴桃、西瓜等果子成熟,秋冬铜仁墙体广告季节有菊花、柑子,逐步呈现出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效果,是旮旯变为了花果山,改变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千年死结,是山地经济的一面旗帜。"德江县政府党组成员、桶井乡乡长熊飞直言。
  桶井乡还采取农旅融合模式,利用乌江山水书写锦绣文章,以农带旅,铜仁墙体广告充分发挥玉竹山农业产业园区和乌江之滨的优势,把农业和旅游业有机融合起来,实施"一带、双核、五区"的产业布局,即打造乌江观光旅游休闲带、桶井乡旅游休闲服务核、新滩村乌江文化体验核、乌江民俗文化体验区、特色手工业展示区、生态农业休闲区、古村落艺术探秘区和滨江森林娱乐区,加快把桶井建设成休闲娱乐、赏景观光的好地方和乌江特色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全力打造绿色乡村
  青山如黛,乌江环绕,干净整洁的村庄掩映在绿树之中,一幢幢白墙青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来到桶井乡金潮村,一幅美丽的山乡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如今的村子,更多了一份恬淡,这得益于农村人居环境的科学规划和从严管控。"据熊飞介绍,两三年前,金潮村还是一副脏乱差的模样,"污水、垃圾遍地,田地荒芜,道路难行。"而如今的村子,平坦的公路四通八达,汩汩自来水已引进农家,处处是鸟语和花香……美丽乡村取代了过去的"脏乱差"。
  今昔对比,让熊飞感慨不已,也让外界刮目相看。在不断推进生态宜居的绿色乡村建设中,桶井乡先后开展了人居环境提升、垃圾收集处理等工程,认真办好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关键小事"。
  美丽乡村建设,要靠"颜值担当",更要"气质制胜"。桶井乡全力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大力保护和打造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将土地集中流转,聚集能人、大户等资源进行乡村整合打造,让美丽乡村变绿色乡村,让现代乡村变传统乡村,让分铜仁墙体广告乡村变整合乡村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打通德江县城至桶井二级公路23.5公里,连接城乡快速通道,动工修建夹石特大桥和大桥至桶井的二级公路连接线,提级改造桶井至望牌外接沿河的大通道,实现组组通公路全覆盖,外联内接的交通网格化全面形成。从39公里以外的长铜仁墙体广告丰水库引水至桶井,覆盖乌江东面20个村人畜饮水,已于今年5月31日全面通水。修建下坪山塘水库1座,覆盖乌江北面3个村人畜饮水,全乡资源性缺水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按照集镇景区化和乡村农旅化的发展思路,全面启动宜居宜游绿镇建设,将高井村、场坝村、同心社区有机结合,实行联村联动的发展格局。并对鱼塘、春塘两个传统村落进行修缮,坚持在传统村落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新农村
  同时,着力构建联村联动立体发展模式,让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实行集中饲养、分户饲养的模式和联村联动规模化发展模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有景看、有活干、有钱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果园田地美如画,自来泉水逐户通。村道硬化千家赞,路灯高悬万户明。环境治理面貌变,行人行车乐融融。"这既是桶井居民对环境变化的真切感受,也是美丽乡村"蝶变"的真实写照。
  好政策犹如春风化雨,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人民群众实干苦干,桶井更"新"了,也更"美"了,乡亲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日俱增。
  全力连接绿色乡村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行走在桶井的村村寨寨,道路干净整洁,在绿荫环抱下,一幢幢楼房白墙灰瓦的房屋简朴而又别致。明媚阳光里,村民或在广场上锻炼休闲、或打理自己的院子,村庄一派宁静祥和。
  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展现着桶井乡的无穷魅力;秀美村庄青砖白墙,整齐划一,彰显出独具韵味的田园风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乡村幼儿园笑声朗朗,久久回荡……这一切,映射出桶井绿色乡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乡村振兴,既要"面子"美,又要"里子"实。桶井乡坚持内涵发展,积极发掘深化地方人文,使乡风文明的绿色乡村更有深度、更具韵味、更显活力、更悦性情。
  致力社会事业惠民工程,提升铜仁墙体广告群众幸福感。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加大教育扶贫工程实施力度,全面解决因学致贫问题;实施社保兜底工程,建成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因病致贫问题;实施就业创业扶持工程,大力扶持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自主创业,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健全促进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为根治陈规陋习转变落后观念,提升群众归属感,桶井乡制定村规民约,整治豪华墓、活人墓,打击封建迷信活动和酒席大操大办等陋习,倡导后养薄葬、邻里和睦、互敬互爱的乡风文明。并利用文艺表演等形式对村民就森林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进行宣传培训,让群众主铜仁墙体广告动参与到生态保护中。
  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群众安全感。深入推进"平安桶井"建设,建立健全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强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设和公共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苍山黛影,天青水白,以山水养眼、以田园养身、以诗画养心。如今,敬畏自然,绿色发展的桶井,也正在受到绿色的反哺与馈赠,处处呈现出安居乐业的景象。
  在桶井乡采访时,记者偶然与原德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安高宣相遇。72岁的他聊起家乡桶井的变迁情不自禁竖起了大拇指:"过去,乡亲们是守望乌江无水喝,又人多地少,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我都没有预料到变化如此之大,乡亲获得实惠如此之多,干部工作如此之实!这是家乡的幸运,是铜仁大踏步前进的实践,是祖国繁荣昌盛的缩影!"行进在家乡的青山绿水间,安高宣指点着家乡的山峦地头笑容满面。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原德江县潮砥区委书记安高宣铜仁墙体广告写了一副春联"家乡大山何时绿,故园沃土盼水流",张贴在自家大门上。前来他家走访的县委书记、县长等看见这内容后老大不高兴,可是他们目睹桶井四处光秃秃的山头,当地群众喝着沉淀后的"牛角窝水",调侃安高宣一阵后也没有为难他。今非昔比,安高宣感悟家乡巨变,他说可把曾经引起书记、县长不爽的内容改写为:家乡大山绿树成荫,故园沃土奔小康。
  "桶井乡的绿色崛起是铜仁乌江特色经济走廊建设的一面旗帜,是铜仁加快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缩影,是我市坚铜仁墙体广告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铜仁墙体广告。"最近,市委书记陈昌旭在桶井乡调研工作与干部、群众代表座谈时对该乡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从石漠化重灾区华丽转身到山地绿色崛起,如今的桶井自然环境山清水秀,政治生态更是山清水秀,全体干部踏踏实实、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勠力同心推进各项事业发展较快,干部群众关系融洽,大幅度提升了群众的自豪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粤ICP备20040522号-1 地址:光谷科技港
客服热线: 400-6060-805
版权所有: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