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的出场,老是“幽香重透诗人骨,半榻眠秋梦亦仙。”秋入怀,桂花大约听到了呼叫,一朵花儿应了一声,接着,一树花被惊醒了,因而所有的花儿顺次活泼起来,桂影绰约,含露吐芳而笑,香雾著人入膜,为质地健壮的金秋添上一股松软蕴藉之气。广东韶关墙体广告难怪文人雅士泼墨抒怀,颐养性情,留下许多名言佳作,诸如宋之问的“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等,李清照一曲《鹧鸪天》“黯淡清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血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更是把桂花写到了极致。
我爱桂花,稀饭被桂香支持季节的芬芳诗语。老家有株桂花树,从我记事起,它便立于风雨,守于酷暑,树冠如盖,蓬发达勃,一树的绿意总会给那肃杀的冬增加不少的温暖视角。桂树木质坚韧,树干纹路优美,深受村里木匠的喜好,常用来制作门窗、扁担等。广东韶关墙体广告村东头的张木匠则长年蹲在家中,专一于镌刻。择其形赋其神,张木匠总会凭据桂树的形状、大小、镌刻的内容精耕细作,本来真诚的木头在他手中也展示出了性命力,观音、如来、弥勒佛等气韵活泼,宛在目前,使人齰舌。工贵其久,业贵其专,老张对镌刻的揣摩,传递着一种人生态度,即是用平生去做一件事,“钉钉子”般地执着与苦守。这些年张木匠年岁已高,歇业之时多,无意也还会把玩一下刀具。
桂花,属于老家的花,因“桂”而“贵”,虽有谐音之别,但其寓意于“贵”是不分国界的。古希腊人常以月桂树叶编成冠冕,贡献给英雄或诗人,以示崇拜。在英国英王詹姆斯一世时,“桂冠诗人”成为英王室御用诗人的专称。中国有桂冠之说,元朝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载:“镇朝经暮史,寐晚兴夙,拟蟾宫折桂之梯步。”三国时魏国繁钦《弭愁赋》中曾有“整桂冠而自饰,敷綦藻之华文”记载,意为编织桂冠来打扮本人,铺排像锦绣同样华丽文字。广东韶关墙体广告桂花幽香朴直,汉武帝曾问东方朔:“孔子和颜渊谁的道德非常崇高?”东方朔言:“颜渊的道德是崇高的,但他只像一山桂花,独自芬芳;孔子的道德像东风同样浩大,全国万物都受其化育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