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扣碗或蒸笼盖,微黄、米白的米粉裹住鱼、肉、青菜,香气诱人,味醇汁浓,这是“粉蒸”;还有出笼时加点葱花、蒜泥、胡椒,再浇少量滚烫的热油,上桌时盘中“噼里啪啦”作响的,这是“炮蒸”。湖北潜江墙体广告
此时,蒸菜的“江湖”,因蒸菜美食节而沸腾。湖北潜江墙体广告
天门“九蒸”,无蒸不成席
韩国导游常说,“咱们发现一种菜,就把它泡了。”天门人也会理直气壮地说,“咱们发现一种菜,就把它蒸了。”湖北潜江墙体广告
据考证,天门蒸菜最早可上溯到石家河文化时期。王匡、王凤两兄弟在竟陵起义,遭官兵追击,起义军无以为食,只能靠挖野荸荠等野菜充饥。当地农人知道后,纷纷献出家里珍贵的备荒粮食。起义军将粮食磨成米粉,与野菜拌在一起蒸,难以下咽的野菜变得有香有味。天门蒸菜由此传开,当时称作“匡凤菜”或“绿林菜”。湖北潜江墙体广告
如今,蒸菜已成天门的一道“金字招牌”,几乎家家会做,民间宴席有“无蒸不成席”的说法。逢年过节,餐桌上香馥馥的“十大碗”,九碗都是蒸菜。蒸法也由开始的清蒸、粉蒸等开展成“九蒸”,即粉蒸、清蒸、炮蒸、扣蒸、包蒸、酿蒸、把戏造型蒸、封蒸、干蒸九种技法,品种3000多个。湖北潜江墙体广告
“170万天门公民,至少100万人会做蒸菜;95%以上的餐饮店供给有蒸菜。”天门烹饪协会会长吴斌自豪地说。湖北潜江墙体广告
2010年,天门获全国首个“我国蒸菜之乡”称谓。2014年,天门蒸菜当选国务院礼宾菜单,并登上《舌尖上的我国》第二季,今年又登上央视《回家吃饭》栏目。湖北潜江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