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幻文学仍属“小圈”文明江苏徐州墙体广告
2019年10月,南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文学之都”。2019年11月,第五届我国(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公布2019年我国十大科幻城市,南京入选并位列第五。从“文学之都”到“科幻之城”,南京以一种新的姿势跨入2020年。江苏徐州墙体广告
“南京入选文学之都,一方面是因为南京文明底蕴深厚,这片土地上诞生了许多优异的作家和经典的文学著作;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南京目前拥有相当数量的文明地标和城市名片,比如前锋书店这样的文明客厅,为一般市民触摸文学提供了一个很好渠道。”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表明,“文学之都”的当选,反映出一个城市之中一般市民和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但在他眼里,南京不是科幻文学重镇,“科幻之城”的开展显得任重而道远,“江苏科幻文学的传统单薄,优质著作还稍显匮乏,部分科幻小说文学审美性差,只能在小圈内自娱自乐,‘破圈’的经典之作寥寥无几。”江苏徐州墙体广告
实际上,不止是江苏科幻文学,放眼全我国范围,尽管刘慈欣的《三体》《漂泊地球》引发了人们对科幻文学的重视,但“科幻热”背面掩盖的群体真貌是——我国科幻写作者数量稀疏,具有广泛共识的经典科幻著作稀缺,读者和市场对科幻文学承受度不高。江苏徐州墙体广告
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洁表明,除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科幻文学呈现过一阵时间短的昌盛外,基本是比较“小圈子”的状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均匀每千万人口中仅有1.5名科幻作家,这一数据在美国和日本分别是56名和38名,我国科幻作家总数不超过200人,其间坚持创作的高水平作家仅有50人左右。”江苏徐州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