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西文化交流交融结出最绚丽文化果实的中央,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丝绸之路7000公里,甘肃境内1600公里,历史文化非常厚重,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间文化绮丽共同,与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嘉峪关、麦积山石窟等世界文化遗产相伴的是鳞次栉比的非遗文化资源。甘肃省政府先后发布了四批非遗名录,包括民间文学、民间文艺、传统技艺、民俗文化、传统医药等。
其中,临夏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土族格萨尔被列入结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已发布秦腔、陇剧、高山戏、庆阳香包刺绣、夜光杯雕、太昊伏羲祭典等68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崆峒派武术、东山转灯、民勤骆驼客等49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传承传播非遗文化,是抢占“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推进文旅产业加快开展的重要方面。甘肃省广电总台创办该档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和传承类栏目《丝路非遗》,让非遗文化走上银屏、走进群众、走向世界,意义严重。甘肃省广电总台《丝路非遗》栏目制片人高增磊表示,该栏目融非遗传播、文化传承、风光展示、旅游推介等为一体,经过专家解读、历史溯源、古迹串联,全方位、多角度呈现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