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50分,记者来到位于宁波奉化的一家船厂,骄阳似火。迎面而来的造船工人,被晒得黝黑发亮,他们全然不顾身上的泥渍斑斑,将腰间的水壶取下,一口猛灌。向前望去,挺拔的龙门吊旁边是几艘待检的船只,暴晒在烈日下。
“船舶检验分船体、轮机、电气检验三个局部,而且这三局部依据工程进度贯串造船一直。”登船之前,验船师陈帅给记者提高学问。船体检验就像“骨科医生”,对船体构造停止检验;轮机检验好像“心脏科医生”,对船的中心局部和动力停止检验;电气检验犹如“神经科医生”,对船上的电气设备、电缆等停止检验。
中午11点多,换上工作服,戴上平安帽和手套,记者跟着验船师应扬苹以及她的徒弟陈帅、宣东亮、本钱龙等人开端登船。
登上一条暂时搭在船边的铁梯,记者爬上高7米的船舶,踏上甲板,记者觉得就像有一团烧旺的炉火在身边。
应扬苹通知记者,此时甲板温度至少达60℃,烫得能够在上面煎鸡蛋。记者脱下手套试探甲板温度,马上像触电普通缩回手。
验船师宣东亮说,夏天高温时节,由于要思索到船体钢板热胀冷缩等要素,有时分要半夜或者清晨上船检验。“一忙就是好几天,吃住都得在船厂。”
夏天检验双层底构造的船舶是最煎熬的。所谓双层底,就是在船舶装货区和船底之间的一个密闭空间,除了检查不会有人进入。进出双层底的通道则是一个个脸盆大小的孔洞,刚好够一个人蜷着身子进入,进入后身体无法直立,只能匍匐,一次检查少说也要两三个小时。
“像我这么高的,在里面转个弯都艰难。”一米八高个的验船师本钱龙开玩笑道。
假如说在甲板上热得像一座火炉,那么在双层底内则热得像蒸笼一样。
除了忍耐常人难以想象的炎热,验船师每天还要和刺鼻的油漆味,以及不绝于耳的敲打声、打磨声、气割声打交道。在高温下工作,很容易中暑。除此之外,还面临触电风险;在密不透风的双层底工作,还得防范有害气体引发的风险。
“一个夏天下来,小同伴们个个都黑了一圈,瘦了一圈。”应扬苹心疼地说。
记者上船才体验了不到一个小时,衣服曾经湿透。
水是验船师最需求的东西。当记者问他们一天大约要喝几水时,他们想了半天,摇摇头说,“真实没数,反正很多很多。”
分开造船厂时,记者发现衣服上也有了盐斑。盐斑,正是每个验船师勤劳工作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