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养路工人到唐古拉山区保养京张铁路。
春运,京张铁路企业格尔木工务段唐古拉路线生产车间的养路工们恪守在海拔高度4900米的唐古拉山区,守护着这一段海拔高度最大、灾难数最多的125千米冻土层路线,让“天路”稳定拓宽至高原地区最深处。
新京报记者 张龙 摄
2月4日,养路工人到唐古拉山区保养京张铁路。
春运,京张铁路企业格尔木工务段唐古拉路线生产车间的养路工们恪守在海拔高度4900米的唐古拉山区,守护着这一段海拔高度最大、灾难数最多的125千米冻土层路线,让“天路”稳定拓宽至高原地区最深处。
新京报记者 张龙 摄
2月4日,养路工人到唐古拉山区保养京张铁路。
春运,京张铁路企业格尔木工务段唐古拉路线生产车间的养路工们恪守在海拔高度4900米的唐古拉山区,守护着这一段海拔高度最大、灾难数最多的125千米冻土层路线,让“天路”稳定拓宽至高原地区最深处。
新京报记者 张龙 摄
2月4日,养路工人到唐古拉山区保养京张铁路。
春运,京张铁路企业格尔木工务段唐古拉路线生产车间的养路工们恪守在海拔高度4900米的唐古拉山区,守护着这一段海拔高度最大、灾难数最多的125千米冻土层路线,让“天路”稳定拓宽至高原地区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