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墙体广告 26日,湖北省公安县埠河镇葡萄交易市场,55岁的刘勤把一筐筐葡萄搬至一辆来自安徽的货车上。
“我们公安如今声称‘江南吐鲁番’,很多人依托葡萄发家致富。”刘勤说,这是当地近30年在葡萄工业方面探究的最大报答。
公安县位于江汉腹地,以往葡萄呈零散栽培状况。1988年,该县埠河镇天心眼村农民陈光忠从浙江引入“巨峰”“高墨”“京亚”等10多个葡萄种类试种。在经历屡次失败和试验后,陈光忠等公安人趟出一条葡萄栽培新路,破除了“南边不能栽培葡萄”的传统观念。
乡民在采摘葡萄。 马芙蓉 摄
公安县副县长周金平介绍,到2016年公安县葡萄栽培面积达10万亩以上,占湖北省葡萄栽培面积的“半壁河山”,变成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葡萄产区。
周金平称,一直以来,当地政府经过资金支撑、政策扶持、优化环境等方法大力开展葡萄工业。2014年末,该县成立葡萄工业开展办公室,每年由县财务拿出300万元(人民币,下同),结合20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葡萄种类改良、品牌创立、基础设施建造等。
本年,“公安葡萄”国家地理象征证实商标和“晶凉田”一般商标注册成功,结束了公安县葡萄工业开展近30年来无一致品牌的现状。在品牌的影响股动下,公安葡萄在国内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区域完成了销售全覆盖。
记者在公安县葡萄栽培核心区埠河镇看到,一排排葡萄架上结满果实,乡民采摘下葡萄后,直接运到埠河镇葡萄交易市场,称重后再搬上来自江苏、河南、安徽等省份的货车。刘勤告诉记者,她家从2000年开端栽培葡萄,开展至今有六七亩。
葡萄基地,一条长100米的长廊上挂有20多个葡萄种类。 马芙蓉 摄
“当年同样的地种棉花等作物,每亩收入仅几千元,(如今)种葡萄一亩地收入上万元,还不愁销。”刘勤表示。
“我靠着种葡萄盖起三层高楼,还在武汉给2个孩子付了首付买了房。”46岁郭子于说,他本年栽培葡萄20亩,产量达7万斤,现在已销售一空,纯收入20多万元。
据了解,现在当地政府正经过“建好精品果园”、“推动标准化出产”、“培育龙头企业”、“延伸工业链”等举措,推动葡萄工业提质增效,把该县打造成“长江中下游区域葡萄工业强县”。(完)
新美广告公司:http://www.gy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