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识别微信 客户
留言
广告咨询
  • 广告形式
  • 发布面积   平方米  
  • 发布地区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提交
关闭 产品推荐
中国门头店招协会执行会长
广告热线:400-6060-805
在线QQ联系 (QQ:342064355)
新出现的人口大市有哪些?有的常住人口首破千
相关案例: https://www.gyxmad.com/henan/ 本文标签: 河南南阳门头店招

服务热线:400-6060-805 时间:2021-06-11
识别扫一扫,生意好朋友



在全国流动人口高达3.76亿人、10年间增长近70%的大背景下,各大城市的人口流动变化十分醒目,不少城市以人口增量之多尤其引发关注。


从省份来看,广东人口增长位居全国各省份之首,该省的深圳广州两市,同样在全国城市中以人口增量领先。数据显示,深圳人口达1756.01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增加713.61万人,增长68.46%;广州人口达1867.66万人,比2010年增加597.58万人,增长47.05%。两市各自10年人口增量比广东浙江江苏三省之外其他省份的人口增量都多。


地处西南地区的成都也表现突出,其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大关,达到2093.78万人,紧追上海和北京。10年间,成都人口增加581.89万人。


此外,西安郑州杭州重庆长沙表现抢眼,10年人口增量均超300万人。其中,西安以448.51万的人口增量、52.97%的人口增幅位居全国前列,也成为西北人口表现最抢眼的城市。


这些城市为何吸引人?


深圳市统计局在数据解读中提到几方面原因:一是 全面二孩 生育政策有效持续发挥作用,使生育水平有所回升,自然增长人口逐年稳步增加;二是户籍人口迁入的机械变动促进深圳人口规模扩大;三是深圳经济活力增强,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


广州市统计局在数据解读中也归因于几方面:首先是跨市流入的常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全市1867.66万常住人口中,非户籍常住人口937.88万人,占比约50%,其中又有近半数来自广东省外。其次是落户政策进一步优化,吸引了大量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技能人才、留学生等不同层次人才入户广州。再次是国家 单独二孩 全面二孩 生育政策的陆续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使得广州生育水平有所回升,自然增长人口数量较为稳定。


陕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省统计局副局长靳力表示,西安市人口增长得益于近年来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安托管西咸新区,尤其是在 户籍新政 的助力下,西安人才虹吸效应不断显现。


人口迁移流动是近年来政策鼓励的方向。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对本报记者表示,在这个大背景下,城市经济活跃,就业机会多,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较好,对人才吸引力就大。同时,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许多城市落户条件进一步放宽。再加上各地政府重视人口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为现在及今后发展储备劳动力,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增量。


多个城市人口首破千万


东莞青岛长沙人口跻身千万级,未来人口有望继续向有一定规模的城市集中


随着主要城市人口的流动变化,中国多地人口首次跻身千万级。


据目前各地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已有东莞青岛长沙三地人口首次突破千万。具体来看,东莞人口数为1046.66万人,位列广东人口前三甲,仅次于广州深圳青岛1007.2万人,先于山东省会济南突破千万;长沙1004.79万人,成为湖南首个人口破千万的地区。10年间,三地人口增量均在百万级别。


至此,中国千万人口城市 俱乐部 扩容,至少包括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天津西安苏州郑州武汉杭州石家庄临沂东莞青岛长沙哈尔滨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人口大市多是经济强市。上述地区中,重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天津武汉西安苏州郑州杭州等均是GDP万亿之城。那么,人口破千万对东莞青岛长沙三地来说意味着什么?


不仅仅是人口数量上的突破,更是城市吸引力、地区发展活力的直接体现。 原新说,一方面,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口增长来激发活力,同时,人口流入的增加又丰富了劳动力供给,可以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城市正是在人口和经济活动的不断集聚中逐渐发展壮大的。


东莞为例,其地处珠三角核心区,是制造业名城。电子信息、电气设备、纺织服装、造纸、食品饮料等代表产业吸引了大量人才 孔雀东南飞 。东莞的人口发展趋势,也是当地经济的写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认为,当前大城市吸引人口的趋势仍在延续,也说明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人口将继续向有一定规模的城市集中。随着交通不断改善,物流、人流进一步畅通,城市人口集聚效应还会进一步增强。


多地也在人口上有提前布局。例如青岛市 十四五 规划纲要提出, 强化人口发展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 实施更加积极的人口集聚策略 ,并明确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1100万人。


记者梳理发现,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仍是各地未来人口战略的重点。


城市群发展势头正劲


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人口集聚加快,在活力增长的同时,也需应对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等压力挑战


从全国版图来看,一个个人口大市星罗棋布,引人注目,而城市群更是串珠成片,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人口增长尤为迅速,人口集聚度位居全国前列。


看长三角,多市人口增量超百万。杭州以超300万人口增量领先,此外,苏州合肥上海宁波金华南京无锡人口增量均超百万。


看珠三角,核心区人口增速快。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珠三角核心区人口为7801万人,占61.91%,比2010年提升了8.04个百分点。


看成渝城市群,人口集聚正加速。当前,重庆成都两地常住人口位居全国前四,两市10年间人口增量之和超900万。


城市群的人口聚集效应怎么看? 人口聚集是要素流动、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 原新认为,近年来,国家对大城市和都市圈的发展是鼓励的,再加上这些地区本来也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打开门户欢迎人才,带来了人口的聚集。未来这一聚集效应还会持续强劲,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也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人口集聚带来的影响需全面应对。


在谈及广东省的人口变化时,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表示,庞大的人口总量和人口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消费需求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但也加剧了人口与社会资源配置、人口与自然资源开发的矛盾。如何应对劳动年龄人口老化、人口老龄化加速来临等风险的挑战,合理利用人口红利、促使人口均衡化发展,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原新认为,在面对人口聚集利好的同时,要看到随之带来的挑战,包括对资源环境和公共服务带来的压力以及住房、交通等问题。这需要各地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尽量避免 大城市病 。对于人口增长较快的城市来说,应充分借鉴过去超大城市的发展经验,尽量扬长避短,超前谋划,别让超大城市 跑 得比规划和认知还快。
粤ICP备20040522号-1 地址:光谷科技港
客服热线: 400-6060-805
版权所有: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