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墙体广告 如何让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是构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的初衷。位于浙江东北部的嘉兴,今年5月份胜利入围第二批国度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示范区。嘉兴之所以能胜利,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和“文化有约”平台建立功不可没。
2015年,嘉兴完成了全国首创的市、镇、村三级图书馆网络效劳体系构建。三级图书馆全面交融,完成一卡通行、通借通还、数字共享。以往农民“读书难、借书难”的问题得到处理。
一部手机效劳一个村的读者
永丰村位于嘉兴东部,共有2800余人,村里的文化中心设有“农家书屋”,藏书3000余册。永丰村的“农家书屋”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设有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村里的专职文化员李姜雁是书屋的管理员。
和大型图书馆有些不同,“农家书屋”图书的借还都经过一部智能手机完成。假如有村民想借书,李姜雁翻开“农家书屋”APP,点开借书系统,扫描读者的市民卡和书上的二维码,借书就算胜利了。李姜雁算了一笔帐,一个“农家书屋”,假如和公共图书馆一样用电脑借还书,一次性投入大约4800多元,而一个智能手机加网络费也就800多,合适村级图书馆。
让永丰村村民感到便当的不只是“手机借还”。村民借书后,能够在新丰镇图书分管还书,也能够在嘉兴图书馆还。“村级图书馆的图书能够经过借阅流转到镇、市级公共图书馆,镇、市级公共图书馆优秀的馆藏图书也能畅通无阻地流通到村级图书馆。”嘉兴市图书馆副馆长许大文说,市图书馆会定期对农家书屋图书停止更新。
村民陈远建说:“以前我很少看书,如今由于‘农家书屋’真实便当,我每星期都要来上几次。”
据悉,嘉兴根本上每个村都有像永丰村这样的“农家书屋”,有些根底较好的村以至设有图书馆分馆。
市、镇、村三级图书馆“互联互通”
除了纸质书相互流通之外,数字阅读也实行了“互联互通”。永丰村的数字资源和嘉兴公共图书馆完成共享,共85T数据资源可供读者运用。新丰镇的数字共享平台,读者能够扫描二维码完成下载电子书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