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合作社+农户 模式 搭台子 。结合村 两委 换届,选优配强一批有能力、有担当、有魄力的村 两委 班子,把有创业意向、有经济实力、有经营头脑的农村党员和群众聚集起来,通过抱团发展、异地联建等方式,推进专业合作社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党旗插到 田间地头 养殖大棚 一线,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平台。截至目前,全州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301个,覆盖合作社419个、社员1万余人,带动非社员农户9100余户。
组织+劳务中介+农户 模式 架梯子 。建立县、乡、村、组四级劳务服务组织,发动驻村工作队员、 双报到 在职党员深入村(社区)、组,开展 地毯式 大排查,摸清农村劳动力 底数 ,精准对接劳务服务公司,收集反馈招聘信息和岗位,组织引导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架起企业与农村劳动力之间的 桥梁 纽带 。目前,全州组织 线上、线下 招聘会2322场,发布用工岗位83.8万个, 一站式 点对点 包车(机)输送劳动力2974次11.2万人,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1万人。
党员+农户+集体 模式 结对子 。鼓励致富带头党员以 一带一、一带多 的方式和农户 结对子 ,引导鼓励农户通过村集体经济收益折股量化、就业(务工)帮带、技术帮带、订单收购、土地流转等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农业龙头企业 结对子 ,建立稳固利益联结机制。截至目前,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带动12.2万名群众入社,安置就业2.92万人,年可创产值14.5亿元。
人才+直播+产品 模式 闯路子 。探索成立直播人才孵化基地,为广大 草根 主播提供直播场地、直播设备,聘请专业讲师对学员开展短视频平台 一对一 教学培训,形成 人才+产品 的直播效应,为群众农特产品 上网 上直播间 找销路。目前,全州成立直播人才孵化基地5个,培育文山本土 网红 33名,其中粉丝量最高的达50.5万,带货最多的主播年销售额达2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