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诈骗案例1——冒充电商客服退款 常用的作案手法: 第一步:骗子冒充购物网站客服工作人员给你打电话,说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你的购物信息和个人信息,谎称购买的产品质量或包裹物流有问题,要给你进行退款赔偿。 第二步:诱导你在虚假的退款理赔网页填入自己的银行卡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或者发送相关链接到你的手机,从而将你银行卡内的钱款转走,或者是利用你对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中借款功能的不熟悉,诱导你从中借款,然后转给骗子。 具体案例:2021年3月1日中午,客户吕某来到银行网点,急于办理转账业务。网点工作人员发现其行为异常,便仔细询问相关情况,但客户情绪激动,不愿透露任何信息。出于职业敏感,网点工作人员判定该客户疑似被诈骗,便立即阻止客户转账并将其引导到休息区,待客户情绪稳定后,才了解到客户称接到网购平台客服电话,自己网购的包裹被弄丢需对其进行赔偿,但要添加QQ好友后将银行卡余额转入指定账户,并要求此事绝不能告诉任何人,特别是银行工作人员。经过网点工作人员耐心解释,疏导客户情绪,积极为客户宣传新型网络诈骗相关金融知识,客户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及时阻止了一场冒充电商退款的电信诈骗。 案例警示:网络退款要小心,切莫贪图小便宜。
防范电信诈骗案例2——网络贷款诈骗 常用的作案手法: 第一步:骗子会以“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不查征信”等幌子,吸引你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贷款网站。 第二步:让你以“手续费、刷流水、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先交纳各种费用。 第三步:当骗子收到你转的钱,便会关闭诈骗APP或网站,并将你拉黑。 具体案例:2021年3月4日上午,客户何某到建行网点咨询银行卡打印流水和转账业务。客户称其通过微信联系到自称“京东金融”的工作人员,通过对方提供的二维码下载了“京东金融”APP,并通过APP进行贷款申请,对方以填写的收款卡号有误为由,要求客户汇款7800元“认证金”进行认证和修改收款卡号,否则会承担骗贷罪,并用手机出示了一份由银保监委下发的关于该客户贷款的文件。网点工作人员通过查看辨别后确认该手机APP和文件是均系仿冒,随即制止了客户的转账交易,阻止了此次网络贷款诈骗。 案例警示:请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贷款。
防范电信诈骗案例3——熟人以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常用的作案手法: 第一步:“暖心关怀”骗取信任。熟人掌握了你的个人情况,往往喜欢针对你的弱点(如希望一夜暴富、收益稳定等),以内幕消息、掌握漏洞、回报稳定等谎言取得你的信任。 第二步:诱导你初步小额投资试水,回报利润很高,取得进一步信任,诱导你加大投入。当你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与对方交涉时,发现被拉黑,或者投资理财网站、APP无法登录。 具体案例:2021年4月26日,1名老年客户到银行网点办理业务,告知自己一笔10万元定期已到期不再续存,要把钱转给其“战友”。因“战友”体恤其身体不便,无经济收入来源,让其投资入股10万元,承诺每月返2000元收益。客户的话立即引起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警觉,并反复提醒客户警惕是金融诈骗,但客户坚信其战友不会骗人,坚持要求先将定期转到卡上。网点员工考虑到客户如果遭骗生活会雪上加霜,于是向附近派出所求助,在派出所的帮助下查询到该战友曾因赌博资金交易被公安机关冻结过银行账户。了解情况后,客户最终放弃了转账,银行网点成功阻止了此次熟人以虚假投资理财的电信诈骗。 案例警示: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