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墙体广告 走进赣南老区,只见草木葱翠,山欢水笑。驱车其间,一幢幢客家新屋装点绿树翠竹间,一座座厂房在工业园区拔地而起……这片被鲜血浸染过的长征出发地,时隔80多年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动。然而不变的是,本地干部大众为美好生活而斗争的初心。
“为了有好日子过”
1934年10月16日,赤军主力在于都河集结结束,迈开长征第一步。时年20岁的兴国籍机枪手王承登过河时是黑夜,605米宽的于都河上,七八十艘小舟搭起一座浮桥,长长的行列行进在水波光影上。
3岁失怙,7岁失恃,遇饥歉岁连红薯都没得吃,饿得真实走不动了,就以凉水果腹。对于16岁的王承登而言,1929年在江西吉安参加赤军是因为 同村一名姓康的赤军兵士说:“只有参加革新,才有本身的解放,才有好日子过。”1934年12月,在长征途中的王承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忘初心,在现已走过人生102个岁月的王承登看来,初心很简单,正如最早的那位康姓赤军兵士所说,为了有好日子过。
1972年,从贵州省商业厅退休回到赣州寓居的王承登,没有停下脚步,跑遍了赣南老区的18个县市区,到部队、公司、院校去作报告,他期望用亲身经历鼓励更多的人为过上美好生活而发奋努力。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撑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复兴展开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出台,旨在改动赣南老区的贫穷相貌,确 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安居才干乐业,4年曩昔,在王承登从前和战友们交战的红土地上,近300万同乡告别了透风漏雨的危旧土坯房,搬进了新房。
“一年一改动,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八年大跨过。”赣南苏区复兴展开作业单位副主任缪小征这么描绘老区的未来展开。
现在年事已高,因为身体因素,王承登不能亲自下乡看看,但他仍天天经过报纸、电视了解赣南的展开状况。“我近来预备到乡下走一走,拍些照片和视频回来,让白叟看看老区一日千里的改动。”终年陪伴白叟的小儿子王建国说。
“不让一个老区大众掉队”
集中力量打好新阶段扶贫攻坚战,创造全国革新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这是《若干意见》对赣南老区的战略定位。从国家部委到省、市、县、乡,各级干部扎根赣南大地,织起一张探穷因、斩穷根的大网,只为了这句——“决不能让老区大众在全部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9.3万名干部扑一线,摸家底、探穷因。2010年末,赣州市9.3万名干部下基层展开送方针、送温暖、送效劳活动。一如当年的夜打灯笼访贫农,“三送”干部上门逐村逐户查询了解,与大众一道商议脱贫良方。
北京“亲人”接力来帮助,促方针落地生根。2014年初春,国家发改委、中央组织部牵头,39位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的年轻干部到赣州各县市区展开为期两年的挂职帮扶。2016年第一批期满,第二批接力,这一约好直至2020年。
山沟沟里“挖黄金”,选好产业斩穷根。一颗颗赣南脐橙,股动70余万人脱贫致富;一株株油茶,让全市约3万户、13.5万名贫穷人口年均增收800多元……
累计脱贫145万人,贫穷人口减少三分之二,贫穷发生率降低20.6个百分点,这是赣南公民“十二五”时期交出的扶贫攻坚答卷。赣州市长冷重生说:“《若干意见》施行的近4年,是赣州扶贫成效最大、减贫进程最快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