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墙体广告 8月末,滁州市气温曾降低不少,但“凉爽”是短暂的,这两天“秋老虎”再度袭来,加上滁州市继7月下旬至今四十余天都没有大范围显著降水,招致旱情逐渐蔓延。截至8月31日,滁州市在地农作物受旱面积达93.08万亩,一场抗旱攻坚战正在田间地头展开。
7月21日至9月1日,四十天的时间里,滁州市呈现大范围晴热高温天气,高温范围广、持续久、强度高,7月30日,全椒曾测出极端最高气温 39.2℃。加上全市均匀降雨量只要53.5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74.5%,其中降雨量最少的琅琊、南谯两区,降水量只要26.7毫米,偏少 87.3%。
降雨量少、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旱情范围逐步扩展,给全市农业消费形成了极大艰难。据统计,截至8月31日,全市787万亩在地农作物,已有 93.08万亩受旱,其中轻旱55.52万亩,重旱36.06万亩,枯槁1.5万亩。全市水稻受旱面积35.58万亩,有2.17%受重旱;旱粮受旱面积 49.82万亩,有10.88%受重旱。据悉,重旱的水稻、旱粮主要集中在定远、凤阳、明光的江淮分水岭易旱缺水地域。
截至8月31日8时,全市蓄水10.92亿方,比历年同期少1.87亿方。其中大型水库蓄水6.56亿方、小型水库蓄水2.31亿方、塘坝2.22亿方。
7月下旬滁州市呈现旱情以来,滁州市各部门、各县(市)已全面打响抗旱攻坚战。各水库灌区和国营泵站相继开闸放水、开机提水,截至8月31日, 全市累积提放水6.19亿方,气候部门也抢抓有利天气条件施行了屡次人工增雨,一定水平缓解了旱情。目前,全市已有24.85万人投入抗旱,累计浇灌农作 物134.5万亩,投入抗旱资金4717万元。
目前,旱情仍在持续,滁州市将“算好水帐”,细化人畜饮用水、城镇工业供水、消费养殖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方面抗旱水源运用和调度,使有限水源 发挥最大作用。同时,滁州市将继续抢提外水、补内水、保内水,做好长期抗旱准备;对可能呈现供水短缺的城镇、乡村地域,及早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城乡居民生 活用水需求。